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3、NH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
B.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C.液态硫酸、固态硫酸钡不能导电,所以二者均不是电解质
D.钢铁、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分析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

解答 解:A、SO3、NH3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于水反应生成硫酸或一水合氨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态时均不导电,它们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
C、液态硫酸、固态硫酸钡不能导电,但是硫酸溶于水完全电离,能导电,硫酸钡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能导电,故它们是电解质,故C错误;
D、电解质是化合物,钢铁、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酸性氧化物
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
B烧碱硫酸食盐一氧化碳
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
D苛性钾碳酸苏打三氧化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水银 ④蔗糖 ⑤纯硫酸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③⑥.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⑤.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错误的是(  )
A.2-甲基丁烷B.3-乙基戊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进行实验,试指出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中合理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乙醇溶液.
A.②③⑤①B.①②③④C.④②⑤③D.⑥③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对一可逆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比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要破坏不同的微粒间作用力
B.CO2和SiO2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
C.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这一事实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有关
D.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HCl中存在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Na、Mg、O、Cl四种元素中只能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反应2C(s)+O2(g)=2CO(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H<0,表明该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C.2 mol C(s)与足量O2(g)反应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H=-110.5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