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Mg(OH)2 |
开始沉淀pH | 2.7 | 3.8 | 7.6 | 9.4 |
完全沉淀pH | 3.2 | 5.2 | 9.7 | 12.4 |
沉淀物 | Fe(OH)3 | Al(OH)3 | Fe(OH)3 | Mg(OH)2 |
开始沉淀Ph | 2.7 | 3.8 | 7.6 | 9.4 |
完全沉淀pH | 3.2 | 5.2 | 9.7 | 12.4 |
分析 (1)由元素、原子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2)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稀硫酸溶解主要除去不与酸反应的SiO2,加入FeS2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再加氢氧化钠和空气,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3.2~3.8主要是使三价铁沉淀,而二价镁,三价铝都不沉淀,最后洗涤、烘干、研磨使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从而得到铁红;
①氧化铁、MgO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Fe2O3、Al2O3、MgO都和硫酸反应,二氧化硅不和酸反应;
②FeS2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离子反应式并配平;
③NaOH与Fe2+反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
④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和纯度,调整溶液pH使Fe3+沉淀完全,而Al3+、Mg2+不沉淀.
解答 解:(1)由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NaCl,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则Fe元素被氧化,
故答案为:NaCl;Fe;
(2)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稀硫酸溶解主要除去不与酸反应的SiO2,加入FeS2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再加氢氧化钠和空气,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3.2~3.8主要是使三价铁沉淀,而二价镁,三价铝都不沉淀,最后洗涤、烘干、研磨使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从而得到铁红;
①硫酸与氧化铁、Al2O3、MgO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硫酸与Al2O3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硫酸与MgO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因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故“滤渣A”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为SiO2,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SiO2;
②FeS2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6价,2个S原子转移14个电子,Fe3+转移1个电子,则二者的计量数之比为1:14,根据S守恒可知SO4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氧守恒可知H20前面化学计量数为8,根据H守恒可知H+前化学计量数为16,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故答案为:8;2;16H+;
③Fe2+与OH-反应生成4Fe(OH)2,Fe(OH)2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3,用化合价升价法配平方程式为4Fe2++O2+2H2O+8OH-=4Fe(OH)3↓,
故答案为:4Fe2++O2+2H2O+8OH-=4Fe(OH)3↓;
④溶液pH>3.2时Fe3+沉淀完全,溶液pH=3.8时Al3+开始沉淀,故溶液的pH的范围是3.2~3.8,根据几种离子沉淀的pH,如果pH过大,Al3+、Mg2+形成沉淀,使制得的铁红不纯;滤液B可以回收的物质有Na2SO4、Al2(SO4)3、MgSO4,
故答案为:Al3+、Mg2+形成沉淀,使制得的铁红不纯;Na2SO4、Al2(SO4)3、MgSO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流程、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_{4}^{2-}$、Fe3+ | |
B. | 常温下$\frac{{K}_{w}}{c({H}^{+})}$=0.1mol•L-1的溶液:K+、Na+、SiO${\;}_{3}^{2-}$、NO${\;}_{3}^{-}$ | |
C.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MnO${\;}_{4}^{-}$、Cl- | |
D. | 澄清透明溶液:Al3+、Na+、SO${\;}_{4}^{2-}$、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B. | 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气体密度将减小 | |
C. | 图2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D. | 图2虚线可表示使用催化剂后引发的反应速率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不含CH4和H2,可能含有NO2和NH3 | |
B. | 一定含有CO,可能含HCl和CO2 | |
C. | 只含有CO和HCl | |
D. | 一定含CO和HCl,可能含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化学键 | O═O | C≡O | C═O |
键能(kJ/mol) | 497 | 1072 | 8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①③⑦ | B. | 除①⑧外 | C. | 除⑥外 | D. | 只有②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Cl>Na>O>N | B. | 碱性:NaOH<Mg(OH)2<Al(OH)3 | ||
C. | 熔点:CBr4>CCl4>CF4 | D. | 热稳定性:HF>HCl>H2S>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