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B.需加热的化学反应未必都是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与其质量无关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金刚石总能量更高

分析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能够释放能量;
B、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C、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

解答 解: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能够释放能量,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故B正确;
C、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故C错误;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能量比金刚石低,则金刚石总能量更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形式和影响因素,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Na2O,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frac{\underline{\;点燃\;}}{\;}$Na2O2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CO2,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写出(1)中的C物质与(2)中的C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此反应转移0.5mol电子时,生成物中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如在AlCl3溶液中投入足量的(1)中的C物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Al3+═AlO2-+O2↑+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Na2SO3溶液中:c(H+)+c(HSO3-)+c(H2SO3)═c(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在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年来特大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地震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漂白粉有以下工序:
(1)海水晒盐.
(2)粗盐提纯:粗盐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杂质,设计如下方案:

①试剂1~试剂3依次为:BaCl2、Na2CO3、NaOH(填Na2CO3、NaOH或者BaCl2
②沉淀C含有BaSO4、Mg(OH)2还有CaCO3、BaCO3(用化学式表示).
(3)电解法制氯气:观察图1,回答:
①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②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酚酞,通电后铁棒(填铁棒或石墨棒)
附近变红.图中b端产生的气体如何检验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若变蓝则说明是氯气
(4)制取漂白粉:
a.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在①漂白粉 ②MgCl2③盐酸 ④氯气 ⑤铁 ⑥Na2O⑦稀硫酸 ⑧CO2 ⑨液氨 ⑩酒精 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⑧⑨⑩.
(5)实验室加热MnO2和浓盐酸混合物来制取氯气.
①在如图2的各装置中,选用必要的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用接口字母按顺序连接为:fbcdeihg.(图2装置不一定全部都使用)

②若将制得的Cl2通入碘化钠溶液中,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再往其中滴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为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标准状况下,若VL氢气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frac{22.4N}{V}$ mol-1B.$\frac{VN}{22.4}$mol-1C.$\frac{VN}{11.2}$ mol-1D.$\frac{11.2N}{V}$ 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NO3-、SO32-、Fe3+
B.加入Al粉能放出H2的溶液:Al3+、NO3-、HCO3-、Ba2+
C.c(OH -=1×10-12的溶液:K+、NH4+、Cl -、SO42-
D.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Fe 2+、Cl -、Ba 2+、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H>0测得n(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4(H2O)/c4(H2
B.5min时该反应的υ(正)等于9min时的υ(逆)
C.0~5min内,υ(H2)=0.10mol/(L•min)
D.10min时平衡发生移动可能是投入还原性铁粉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称为“现代有机合成之父”的伍德沃德曾组织14个国家的110位化学家,协同攻关,探索维生素B12的结构,其结构如图对此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B12属于有机物B.维生素B12属于无机物
C.维生素B12属于烃D.维生素B12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长效碳酸氢铵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化肥,工业生产碳酸氢铵的工艺流程如图: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有多步组成,包括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实验室进行该洗涤操作时宜用酒精代替水洗涤,理由是减少洗涤时固体碳酸氢铵的损失;
(2)分离工序是将氨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其分离原理利用了氨的易液化性质,设计循环Ⅰ的目的是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
(3)造气工序包括脱硫过程,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SO2等气体,实验室进行此操作可选用的试剂是AD(填写编号);
A.NaHCO3溶液   B.Na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2SO3溶液
(4)实验室实现吸氨过程可以是下列装置中的CD(填写编号);

(5)索尔维创建氨碱法不久后的1898年,施莱信(Schlosing)就提出用碳酸氢铵固体与氯化钠饱和溶液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再加热制纯碱的方法.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aCl=NaHCO3+NH4Cl; 为了进一步提纯碳酸氢钠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有:B(填写编号);
A.加热灼烧法     B.重结晶法    C.酸中和法     D.碱沉淀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