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图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B;金刚石和石墨互称碳的同素异形体.
(2)代表干冰的是C,它属于分子晶体,CO2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起来.
(3)上述物质中A、B、C 三种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B>A>C.(用字母表示)

分析 根据不同物质晶体的结构特点来辨别图形所代表的物质.NaCl晶胞是简单的立方单元,干冰也是立方体结构,但在立方体每个正方形面的中央都有一个CO2分子,称为“面心立方”,金刚石的基本单元是正四面体,为空间网状结构,石墨是分层结构.
(1)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2)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干冰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其构成微粒是分子;
(3)熔点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解答 解:(1)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属于原子晶体,B符合;金刚石和石墨互称碳的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B;同素异形体;
(2)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代表干冰的是C,它属于分子晶体,CO2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起来;
故答案为:分子;分子间作用力;
(3)熔点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上述物质中A、B、C分别为NaCl晶体、石墨、干冰,则熔点:B>A>C;
故答案为:B>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晶体的晶胞图、不同晶体的熔点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不同晶体中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ⅥA族.
(2)X的单质与Z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氧气(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_{催化剂}^{高温}$4NO+6H2O.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填写下列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A分别取大小相近的钠粒、钾粒投入水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钠、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B将两块相同的铝片放入不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验证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C将少量溴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CCl4层颜色比较溴单质和碘单质的氧化性性强弱
D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
沉淀生成
比较硫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v(C)=v(D)   
⑥v(B)=2v(C)
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②④⑤⑥D.只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接a、b接e、d接c(填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2)E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A装置中试剂X是饱和食盐水.
(4)C装置中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I-+Cl2=I2+2Cl-淀粉遇碘变蓝(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发现了电子(  )
A.Joseph John ThomsonB.Ernest Rutherford
C.Justus von LiebigD.Jons Jakob Berzeli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等物质的量的X和Y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B.40%C.50%D.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
①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②由乙炔制氯乙烯
③乙醇与浓硫酸在140℃共热的主要反应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⑥实验室制乙烯
⑦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⑧苯酚使浓溴水变白色浑浊.
(1)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③⑧;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②⑤;属于消去反应的是⑥⑦;
(2)写出⑦和⑧的化学方程式:
⑦CH3CH2Br+NaOH$→_{△}^{乙醇}$CH2=CH2↑+NaBr+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H2O2作为氧化剂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后松手,过一段时间后看活塞是否回到原位,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加入0.1mol MnO2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在MnO2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C>B>A.
③反应速率由D到A逐渐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填“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填“加快”或“减慢”)
④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11 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