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 H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电负性 | 2.1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元素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K |
电负性 | 0.9 | 1.2 | 1.5 | 1.7 | 2.1 | 2.3 | 3.0 | 0.8 |
分析 (1)电负性表示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所以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由表中数据可知,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
(2)Br的电负性小于Cl,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Br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AlBr3中化学键为共价键;
(3)根据表格中电负性的数据可知,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解答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故钙元素的电负性比K元素大,但小于Mg元素的电负性,即0.8<X(Ca)<1.2,
故答案为:0.8;1.2;
(2)Br的电负性小于Cl,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Br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AlBr3中化学键为共价键;
故答案为:共价键;AlCl3中Cl和Al的电负性差值为1.5,而Br的电负性小于Cl,所以AlBr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5;
(3)根据表格中电负性的数据可知,S电负性数值为2.3,N电负性数值为3.0,四S-N键中,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
故答案为:N.
点评 本题考查电负性及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等,题目难度中等,清楚主族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钙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 |
B. |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 | 用蒸馏的方法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 |
D. |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⑦ | C. | ②⑤ | D. | ②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逐渐变为红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黄绿色 | 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