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A、B、C、D四种可溶的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Mg2+、Al3+、Ba2+和阴离子OH-、Cl-、SO42-、CO32-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份,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
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B溶液$\stackrel{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再加A溶液}{→}$沉淀不溶解,
C溶液$\stackrel{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再加A溶液}{→}$沉淀不溶解,
D溶液$\stackrel{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stackrel{再加A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MgCl2   CNa2CO3
(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3)写出A与D溶液混合时,其中D中溶质的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分析 分析4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可知CO32-只能与Na+结合成Na2CO3,而OH-只能与Ba2+结合成Ba(OH)2.对照实验②可知A为Ba(OH)2,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是BaCO3、Mg(OH)2、Al(OH)3、BaSO4,D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淀淀再加Ba(OH)2溶液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D是Al2(SO43,溶液B可能是Na2CO3或MgCl2.根据实验③可确定溶液B是MgCl2,则C是Na2CO3;(2)中沉淀部分溶解是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性质;(3)中CO32-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
根据分析可知A为Ba(OH)2,B为MgCl2,C为Na2CO3,D为Al2(SO43,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分析4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可知CO32-只能与Na+结合成Na2CO3,而OH-只能与Ba2+结合成Ba(OH)2.对照实验②可知A为Ba(OH)2,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是BaCO3、Mg(OH)2、Al(OH)3、BaSO4,D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淀淀再加Ba(OH)2溶液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D是Al2(SO43.溶液B可能是Na2CO3或MgCl2.根据实验③可确定溶液B是MgCl2,则C是Na2CO3
(1)根据分析可知:A为Ba(OH)2,B为MgCl2,C为Na2CO3,D为Al2(SO43
故答案为:MgCl2;Na2CO3
(2)②的第三次实验中沉淀部分溶解是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性质,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3)A为Ba(OH)2,D为Al2(SO43,A与D溶液混合时,其中D中溶质的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 Al(OH)3↓+3BaSO4↓,
故答案为:2Al3++3SO42-+3Ba2++6OH-=2 Al(OH)3↓+3BaSO4↓.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属于离子共存实验题目,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键,对学生的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X、Y、Z、W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气态氢化物m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且该分子所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Y2-的M能层的原子轨道为全空状态.Z的单质用作铝热反应的引燃剂,化合物ZW2的晶体为离子晶体. W与X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n.A为第四周期元素,其基态原子含有6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分子中,X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sp
(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VIB族,A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3
(3)W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分子其构型是V形
(4)n分子的电子式为
(5)将以下物质:①ZW2,②ZY,③有机溶剂n,④X原子形成的一种硬度最大的单质,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④>②>①>③ (用序号排列表示).
(6)X、Y、Z形成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则它的化学式是MgCO3
(7)将氨气通入含A2Y72-的酸性溶液中,可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H3+Cr2O72-+8H+=2Cr3++N2↑7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KNO3、NaCl、BaCl2和CuSO4,按下列步骤做实验.
①将该固体溶于水只得到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Na2CO3、NaCl,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BaCl2
(2)可能存在的物质是KNO3,可以采用焰色反应实验确定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Ag+、Al3+、Cl-、SO42-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3-、S2-
C.$\frac{c(O{H}^{-})}{c({H}^{+})}$=10-12的溶液:NH4+、Cu2+、NO3-、Cl-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K+、Fe2+、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   验   事   实结    论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将烧红的铁片插入水中生成氢气还原性:Fe>H2
向久置空气的漂白粉中加盐酸有CO2气体产生酸性:H2CO3>HClO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含有NH4+
A.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溶液:c(Na+)+c(Ca2+)═c(CH3COO-)+c(OH-)+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时,遇到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转变为铜蓝(CuS),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解释及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
B.常温时ZnS、PbS、CuS都难溶于水,CuSO4可溶于水
C.铜蓝的形成过程是:ZnS(S)+Cu2+?CuS(S)+Zn2+
D.硝酸型酸雨不利于铜蓝的形成:CuS+2H+═Cu2++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所示方式插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
C.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D.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并测得其在t℃时Ka=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OH),b增大B.加水稀释,b减小
C.b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D.以上说法均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