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t1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
B. | 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
C. | 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75 mol•L-1•min-1 | |
D. | 10~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0.25mol•L-1•min-1 |
分析 根据图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的物质的量增大、Y的物质的量减少,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n(X)=(0.6-0)mol=0.6mol,△n(Y)=(1.2-0.3)mol=0.9mol,则X、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0.6mol:0.9mol=2:3,则X是NH3、Y是H2,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
B.根据以上分析知,X表示NH3;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frac{0.9mol}{10L}}{8min}$;
D.10~12 min,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frac{\frac{(0.7-0.6)mol}{10L}}{(12-10)min}$=0.005mol•L-1•min-1,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氮气反应速率.
解答 解:根据图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的物质的量增大、Y的物质的量减少,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n(X)=(0.6-0)mol=0.6mol,△n(Y)=(1.2-0.3)mol=0.9mol,则X、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0.6mol:0.9mol=2:3,则X是NH3、Y是H2,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根据图知,t1min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知,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故B正确;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frac{0.9mol}{10L}}{8min}$=0.01125mol•L-1•min-1,故C错误;
D.10~12 min,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frac{\frac{(0.7-0.6)mol}{10L}}{(12-10)min}$=0.005mol•L-1•min-1,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氮气反应速率为0.0025mol•L-1•min-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图象分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及识图能力,易错选项是A.注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状态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 |
B. |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 |
C. | 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 |
D. | 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 点所示溶液中c(A-)+c(HA)=0.1mol/L | |
B. | a、b 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 | |
C. | pH=7 时,c(Na+)=c(A-)+c(HA) | |
D. | b 点所示溶液中c(HA)>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键是一种静电引力 | |
B. |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结合 | |
C. | 只要有旧健的断裂就一定是化学反应 | |
D. | 氢键是一种化学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