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会导致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催化剂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分析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会导致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B.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阳极室产生C12
D.粗铜中比Cu活泼的金属首先放电,然后Cu在放电,不如Cu活泼的金属,脱离电极形成阳极泥,而阴极上只析出Cu.

解答 解: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即会导致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使用铁催化剂可加快正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N2、H2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氯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则阳极室产生C12,故C错误;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粗铜中比Cu活泼的金属首先放电,然后Cu在放电,不如Cu活泼的金属,脱离电极形成阳极泥,而阴极上只析出Cu,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明确电解工作原理,掌握两极发生反应与离子放电顺序,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H>0达到平衡后,
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不移动,c(CO)不变.
(2)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CO2)增大.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
(4)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C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一样品,其中只含Na2CO3•10H2O和NaH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从如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填写下列空白.

(1)应选用的装置是(只写装置的标号,装置不重复使用):②⑤⑥,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B接H,G接I,.接..
(2)停止加热时,正确的操作是应先将B接口和H接口分开.
(3)实验装置中盛碱石灰的U型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4)取W g样品实验,经测定W g样品在加热时,可得a g CO2,则W g样品中所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11W-42a}{1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③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⑤4℃时5.4mL的水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9NA
⑥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已知: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的电子数是未成对的电子数的3倍;
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R、X、Y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s区,与Y元素同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3)RY2的电子式为,Z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RQ2Y2的结构式为,m 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吸收,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frac{15m}{2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小组为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的实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实验前鼓入N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干扰实验.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BaSO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SO2与Fe3+反应;
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观点1正确,除产生沉淀外,还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②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或3SO2+2NO3-+2H2O═3SO42-+2NO+4H+;Ba2++SO42-═BaSO4↓,
③有人认为,如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也可验证观点2是否正确.此时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C.
A.1mol/L稀硝酸
B.1.5mol/L Fe(NO32溶液
C.6.0mol/L 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3.0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Ag+  Na+
阴离子NO3-  SO42-  Cl-
如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B、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27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如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负极(填写“正”或“负”),甲、乙电解质分别为NaCl、AgNO3(填写化学式).
(2)计算电极f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4L.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总反应4AgNO3+2H2O$\frac{\underline{\;电解\;}}{\;}$4HNO3+4Ag+O2↑.
(4)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25L,则该溶液的pH为12.
(5)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2.25gH2O.(填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无明显现象氨气与硫酸不反应
B用干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可以看到紫色的火焰该溶液中有钾离子
C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苍白色火焰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D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试管底部的固体逐渐消失氯化铵受热分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