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根据谁解原理方程式可以确定二者量的关系;碳酸根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先水解得到碳酸氢根,进一步水解得到二氧化碳;硫酸铝中的铝离子水解得到的溶液显示酸性,能和金属铁发生反应.
解答 解: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后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原理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体积比约是1:6,由1mol的碳酸根离子转化为1molCO2需2molH+,H+由Al3+提供(水解),在Al3+量不变的情况下,碳酸根离子先水解得到碳酸氢根,只能生成HCO3-,没有CO2,喷不出泡沫,并且双水解时NaHCO3表面生成Al(OH)3后,会阻碍反应的进行,Al3+水解产生的H+会和金属铁反应,这样会腐蚀铁筒,所以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
故答案为:(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2)1:6;(3)由1molCO32-转化为1molCO2需2molH+,H+由Al3+提供(水解),现因Al3+量不变,只能生成HCO3-,没有CO2,喷不出泡沫,另外,NaHCO3表面生成Al(OH)3后,阻碍反应的进行;(4)Al3+水解产生的H+会腐蚀铁筒.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水解原理以及水解原理的应用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 0 | 10 | 20 | 25 | 30 |
条件A[n(NO2)](mol) | 0.20 | 0.14 | 0.13 | 0.13 | 0.13 |
条件B[n(NO2)](mol) | 0.20 | 0.10 | 0.10 | 0.10 | 0.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2=K1 | B. | K2=$\frac{1}{{K}_{1}}$ | C. | K2=K${\;}_{1}^{2}$ | D. | K2=$\frac{1}{{K}_{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 B. | 只有③⑥不能发生 | ||
C. | 只有①⑦不能发生 | D. | 只有②⑥不能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TiCl4 | Mg | MgCl2 | Ti | |
熔点/℃ | -25.0 | 648.8 | 714 | 1667 |
沸点/℃ | 136.4 | 1090 | 1412 | 328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 |
B. |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 |
C. | 101 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 |
D. | 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含0.5 mol H2SO4 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 | |
B. | 目前新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氢能、风能等 | |
C. | 新能源的优点主要是资源丰富、可再生、没有或很少有污染 | |
D. | 氢能的优点热值高、资源丰富、燃烧产物无污染;缺点是储存和运输困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硅酸钠溶液与足量CO2反应:SiO32-+CO2+H2O═H2SiO3↓+CO32- | |
B. | 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Cl2═2Fe3++2Cl- | |
C. | 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 |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HCO3-+OH-═CO3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