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选项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
A.H+、Na+、NO3-、CO32-B.Fe3+、K+、I-、SCN
C.Al3-、Cu2+、SO42-、NO3-D.NH4-、K+、Cl-、OH-

分析 A.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B.铁离子与碘离子、硫氰根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
D.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原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Fe3+与I-、SCN-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Al3-、Cu2+、SO4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NH4+、OH-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在使用或获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BCD
从海水中获得精制食盐用液氨制冷用高粱、小麦酿酒用铝制容器蒸、煮腌制的咸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将粉末形状大小相同的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铝>铁(填“<、>、=”).A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6H+=2Al3++3H2↑.
(2)该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0~t1时刻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速率增大,t1~t2速率减小的原因是盐酸逐渐消耗,H+浓度减小,速率减小直到反应结束.
(3)改变下列条件对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的影响分别是(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改成等浓度的稀硫酸增大.
②增大盐酸的体积不变.
③稍稍加热盐酸增大.
④加入少量固体NaCl以增大盐酸中Cl-浓度不变.
⑤再加入少量相同的Al粉不变.
⑥通入少量HCl气体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5.1克NH3中所含原子数目与标准状况下约8.96 LH2S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2)12.4g Na2X中含有Na+ 为0.4mol,则X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无色溶液中:Cu2+、Al3+、NH4+、Cl-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D.0.1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元素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
(2)④和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较弱的是H2SO4(填化学式),②和④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Al(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①的氢氧化物与元素⑤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A的质量不再改变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B,同时生成a mol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利尿酸是奥运会禁止使用的兴奋剂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13H14O4Cl2
B.1mol利尿酸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缩聚反应
D.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不超过1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以NaHSO3、HCHO、浓硫酸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利用装置A制备SO2
步骤2:在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所示)加入一定量NaHSO3和水,搅拌溶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3:将装置B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4: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仪器a名称是圆底烧瓶.检查A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A、B间的橡胶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烧瓶中加水,水不再流下.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①步骤3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快速搅拌.
②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