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
(1)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表:
n(SO32-):n(HSO3-91:91:11:91
pH8.27.2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酸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HSO3-存在:HSO3-?H++SO32-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b.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2)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C(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分析 (1)①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据此判断溶液酸碱性;
②当n(SO32-):n(HSO3-)=1:1时溶液的pH=7.2,呈碱性,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c(H+)=c(OH-),n(SO32-)=n(HSO3-)<1:1,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2)如果亚硫酸钠不水解,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等,溶液呈中性,向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加入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物质后,溶液红色褪色,则证明存在水解平衡.

解答 解:(1)①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HSO3-存在:HSO3-?H++SO32-和 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H+)>c(OH-),则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酸;HSO3-存在:HSO3-?H++SO32-和 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②当n(SO32-):n(HSO3-)=1:1时溶液的pH=7.2,呈碱性,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c(H+)=c(OH-),n(SO32-)=n(HSO3-)<1:1,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A.根据电荷守恒得c(Na+)=2c(SO32-)+c(HSO3-),故正确;
B.溶液中c(HSO3-)>c(SO32-),根据电荷守恒c(Na+)=2c(SO32-)+c(HSO3-)得c(Na+)>c(HSO3-),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SO3-)>c(SO32-)>c(H-)=c(OH-),故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2c(SO32-)+c(HSO3-)+c(OH-),故错误;
故选ab;
(2)A.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再加入硫酸溶液后,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且硫酸溶液呈酸性,可以时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A错误;
B.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褪色,氯气具有强氧化性,Cl2+SO32-+H2O═SO42-+2Cl-+2H+,Cl2+HSO3-+H2O═SO4 2-+2Cl-+3H+,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B错误;
C.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而和亚硫酸氢根离子不反应,钡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且溶液红色褪去,所以说明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①CH3CH2OH和CH3CH2CHO      
②HCOOCH3和CH3COOCH2CH3
③CH3CH2OH和HOCH2CH2OH     
④CH4和C18H38
⑤C2H4和C6H12       
⑥CH3OH和CH3OCH3
⑦葡萄糖和麦芽糖     
⑧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m
A.②③④⑤⑥⑧B.③⑤⑧C.②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相同质量的两份含铝50%的镁铝合金,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
A.1:1B.5:3C.3:2D.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容量瓶,蒸馏烧瓶、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等仪器都可用于混合物质分离
②用苯萃取溴水中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③“粗盐提纯”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
④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⑤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现象可以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有碳酸钾
⑥检验氯化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Cl-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HNO3、AgNO3溶液
⑦通过向浓氯化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A.①③⑦B.②④⑥C.①⑥⑦D.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H++Z-+XO4-═X2++Z1+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能够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
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16H++10Z-+2XO4-═2X2++5Z2+8H2O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块11.0g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完全溶解,然后加H2O2至溶液中无Fe2+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H2O2,当加入200mL 6mol•L-1 NaOH溶液时沉淀量最多,且所得沉淀质量为26.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4 g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0.45 mol H2
C.该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所加的稀硫酸中含0.6 mol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H=-394.0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1比T2
B.b点SO2转化率最高
C.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CO体积分数升高
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  )
A.1.2mol/(L•min)B.1mol/(L•min)C.0.6mol/(L•min)D.0.4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有5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E、D、B、A、C的顺序依次增大;A、C同周期,C是一种两性元素;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粒子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的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元素的名称:A钠元素,C铝元素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
(3)B与E两种元素除能形成常见的化合物E2B外,还能形成E2B2,该物质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氧化剂,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4)写出A2B2的电子式
(5)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