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熵变无关

C.室温下,CaCO3(s) = 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H<0

D.同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是焓增和熵增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稀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2) a、b、c三点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 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4) 若使c点溶液中c (CH3COO-)增大,c (H+)减小,则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写物质化学式):① , ②

(5) 稀醋酸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 (H+) B n (H+) C c(OH-) D n (CH3COOH ) E c(H+) / 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反应4CO(g)+2NO2(g) N2(g)+4CO2(g),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6 mol·(L·min) -1 B.v(NO2)=0.9 mol·(L·min) -1

C.v(N2)=0.25mol·(L·min) -1 D.v(CO2)=1.2 mol·(L·min)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请在上图中划出区域并注明。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 ;③和⑦形成的一种常见溶剂的化学式为 ,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键角为______。

(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孤电子对数为 ;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分子X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 元素⑤(选填“>”、“=”、“<”)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⑥的电负性 元素⑦(选填“>”、“=”、“<”)的电负性。

(5)元素⑥和①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 元素⑨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6)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②与元素⑤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常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6HCl(浓)= 2MnCl2+5Cl2↑+2KCl+8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KMnO4被氧化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每生成1 mol Cl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 mol

D.每消耗16 molHCl时,其中作氧化剂的HCl是1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I的化学性质与I相同 B.I的原子序数为53

C.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