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1)服用含碘化钾的碘药片可抗核辐射.将碘片剥去糖衣皮研粹后置于试管中制得无色水溶液,并加入几滴淀粉试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氯水,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若继续滴加氯水后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颜色由无色变蓝色的理由:Cl2+2I-=2Cl-+I2(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完成并配平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5Cl2+I2+6H2O→2HIO3+10HCl
(2)观察如下反应,总结规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A) Al(OH)3+H2O?Al(OH)4-+H+       
(B) NH3+H2O?NH4++OH-
①已知B(OH)3是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B(OH)3+H2OB(OH)4-+H+
②N2H4是二元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N2H5++H2O?N2H62++OH-;.
(3)在25℃下,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中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9}}{a-0.01}$.

分析 (1)①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氯气能够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色;
②继续滴加氯水后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是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碘酸;
(2)①依据氢氧化铝的酸式电离书写B(OH)3的电离方程式;
②N2H4是二元弱碱,可分别发生N2H4+H2O?N2H5++OH-、N2H5++H2O?N2H62++OH-
(3)依据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关系判断溶液性质;
依据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c(N{H}_{4}{\;}^{+})•c(OH{\;}^{-})}{c(N{H}_{3}•{H}_{2}O)}$,结合电离常数计算.

解答 解:(1)①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氯气能够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碘遇到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Cl2+2I-=2Cl-+I2
②继续滴加氯水后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是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碘酸,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O=2HIO3+10HCl;
(2)①B(OH)3是一元弱酸,电离生成B(OH)4-和H+,电离方程式:B(OH)3+H2OB(OH)4-+H+
故答案为:B(OH)3+H2OB(OH)4-+H+
②N2H4是二元弱碱,可分别发生N2H4+H2ON2H5++OH-、N2H5++H2ON2H62++OH-
故答案为:N2H4+H2ON2H5++OH-、N2H5++H2ON2H62++OH-
(3)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H4+)=c(Cl-)+c(OH-),因为c(NH4+)=c(Cl-),所以c(H+)=c(OH-),所以溶液显中性;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c(N{H}_{4}{\;}^{+})•c(OH{\;}^{-})}{c(N{H}_{3}•{H}_{2}O)}$=$\frac{0.005mol/L×1×1{0}^{-7}mol/L}{\frac{a}{2}mol/L-0.005mol/L}$=$\frac{1{0}^{-9}}{a-0.01}$mol•L-1
故答案为:中性,$\frac{1{0}^{-9}}{a-0.01}$;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明确电离方程式书写方法、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对电子转移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2A2(g)+B2(g)?2C3(g);△H=-Q1kJ/mol(Q1>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2和1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kJ.
(1)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frac{{Q}_{2}}{{Q}_{1}}$.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3kJ,C3浓度=(填>、=、<)w mol•L-1,Q1、Q2、Q3之间满足何种关系Q1=Q2+Q3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v(C3)=2v (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A2)=v(B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5)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d;
a.反应速率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T2>T1 d.b点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2和l 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kJ,则Q2< Q4(填“>”、“<”或“=”).
(7)下列措施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B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b.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C3   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它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除藻及新高型高效多功能于一体的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

已知: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是稳定的,受强热易分解变质
根据以上信息,请同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为防止高铁酸钾变质,应在低温、干燥 环境中保存
(2)反应a应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因温度较高时,KOH与Cl2反应生成KClO3,写出在温度较高时KOH溶液与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当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消耗的Cl2在标况下体积44.8L
(3)在溶液I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A(填编号).
A.与溶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D.使KClO3转化为KClO
如何判定晶体已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4)高铁酸钾(K2FeO4)作为水处理剂的一个优点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杂质,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4 FeO42-+10 H2O=4 Fe(OH)3(胶体)+3O2↑+8OH-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制备K2FeO4较好的方法为电解法,其装置如图2所示.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
(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电解液为碱溶液,其反应式为:3Zn(OH)2+2Fe(OH)3+4KOH?3Zn+2K2FeO4+8H2O,放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原理是:
+HO-NO2$→_{50~60℃}^{H_{2}SO_{4}}$+H2O△H<0
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副产物间二硝基苯:
+HO-NO2$→_{△}^{H_{2}SO_{4}}$+H2O
请将下列制备硝基苯的实验内容填写完整:
(1)混酸的配制:取100mL烧杯,用浓硫酸20mL、浓硝酸18mL配制混酸,其操作过程为在100mL的烧杯中先加入18mL浓硝酸,然后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不断搅拌,冷却到50~60℃.
(2)安装反应装置:按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在这个实验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防止苯和硝酸挥发.
(3)反应步骤:①把18mL的苯加入到三颈瓶中,将混酸加入到分液漏斗中,逐滴滴加混酸,边滴加边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反应进行得过快,使温度升高得过快,增加反应的副产物.
②混酸滴加完毕后,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反应半小时.控制加热温度的方法是水浴加热.
③分离和提纯:除去产物中没有反应的酸,可在产物中加入碱溶液,然后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物质为粗产品.除去硝基苯中没有反应的苯和生成的副产物的简便方法是(填方法名称)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a、b、c、d、e、f各代表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0
1aⅡAⅢAⅣAVAⅥAVⅡA
2bcd
3ef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由b元素和a(填字母)元素组成的;
(2)e的元素符号是Na;
(3)b、c、d、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填减弱或增强);
(4)a元素和f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棒搅拌棒;
(2)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为57.3kJ•mol-1)$\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于反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发生氧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
B.每反应掉4mol HCl转移2 mol电子
C.每生成1mol Cl2转移4 mol电子
D.反应中锰元素将电子转移给氯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NaCl═Na++Cl
NH3•H2O?NH4++OH-
 均属于电离方程式
B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_{4}^{2-}$
C Ba2++SO${\;}_{4}^{2-}$═BaSO4↓;
HCO${\;}_{3}^{-}$+OH-═CO${\;}_{3}^{2-}$+H2O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
D Cl2+2NaOH═NaCl+NaClO+H2O;
3S+6NaOH═2Na2SO3+3H2O
 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