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呵护生存环境,共建和谐社会.
(1)2012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多哈召开,各国共商大计,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②(填序号).①SO2        ②CO2        ③NO2
(2)自行车的部分构件有:①钢圈 ②轮胎 ③车灯外壳.其中属于合金的是①;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或③(每空只填一种构件的序号).
(3)废旧的钢圈、轮胎应投入如图1所示A(填“A”或“B”)标志的垃圾桶中.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2对照实验:

【实验现象】数天后铁钉锈蚀情况:A无锈蚀,B无锈蚀,C有锈蚀:
【实验结论】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
【结论分析】铁钉生锈主要属于电化学腐蚀(填“化学”或“电化学”);
【拓展应用】写出金属防护的一种常用方法涂上油漆(或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表面镀铬防护).

分析 (1)根据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分析;
(2)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废旧的钢圈、轮胎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物质;
(4)根据钢铁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1)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
故答案为:②;
(2)自行车部件中,钢圈是由一种金属Fe与非金属C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合金,轮胎、车灯外壳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①;②或③;
(3)废旧的钢圈、轮胎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物质,
故答案为:A;
(4)金属锈蚀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接触,此时金属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可以隔绝空气和水来防止金属的腐蚀,如涂上油漆、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表面镀铬防护等,
故答案为: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电化学;涂上油漆(或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表面镀铬防护).

点评 本题金属的腐蚀原理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金属的腐蚀类型、腐蚀原理,明确合金的组成及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0.24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24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11.4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0.12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200m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7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SO2(g)+O2(g)?2SO3(g)△H<0 400℃时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甲容器绝热恒容,充入2molSO2和1molO2,乙容器恒温恒容,充入2molSO3,丙容器恒温恒压,充入2molSO3,充分反应达到平衡
(  )
A.甲和丙的K相同B.乙和丙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C.乙中SO3的体积分数小于丙D.转化率:α(SO2)+α(SO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分放电后左侧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基本不变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不会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正极反应为Cl2+2e-+2Ag+═2AgCl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经过交换膜的离子是0.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4.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N<O;
(2)化合物C2D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3)B、D、E三元素能形成化合物E(BD)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据此可判断E(BD)5晶体为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基态E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3s23p63d4
(4)化合物CA3的沸点比化合物BA4的高(填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NH3分子之间有氢键;
(5)C的第一电离能大于D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满状态,是一种稳定结构;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A2BD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而BD2为直线形,BA4为正四面体形
b.A2BD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2杂化,而CA3分子中采取sp3杂化
c.N是非极性分子,且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
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反应:A(s)+3B(g)?2C(g)△H<0,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min,用A表示反应速率为v(A)=0.005mol/(L•min)
B.X曲线表示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第t1min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D.第10 min时,可能采取了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氮、碳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含氮、碳元素的物质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1)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T℃、p pa压强下,在体积为V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v(CO2)=v(FeO)
③T1温度下,向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反应过程中CO和CO2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frac{2}{3}$(用分数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与起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为$\frac{25}{33}$(分数表示).
(2)在恒温条件下,起始时容积均为5L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甲为恒容容器、乙为恒压容器),均进行反应:N2+3H2?2NH3,有关数据及平衡状态特定如表.
容器起始投入达平衡时
2mol N23mol H20mol NH31.5mol NH3同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a mol N2b mol H20mol NH31.2mol NH3
起始时乙容器中的压强是甲容器的0.8倍.
(3)一定条件下,2.24L(折算为标准状况)N2O和CO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条件恰好完全反应,放出b kJ热量.生成的3种产物均为大气组成气体,并测得反应后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气体密度的 $\frac{6}{7}$倍.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N2O(g)+2CO(g)═4N2(g)+2CO2(g)+O2(g)△H=-60b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H2O的摩尔质量为(  )
A.16g/molB.18gC.20g/molD.18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治理环境,减少雾霾,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和CO2的排放量.
Ⅰ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
②CH4(g)+2NO2(g)═N2(g)+CO2(g)+2H2O(g)△H2=-867kJ/mol
(1)若用4.48LCH4还原NO生成N2,则放出的热量为232kJ.(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
(2)NOx可用强碱溶液吸收产生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FeSO4溶液能将NO3-还原为NO,NO能与多余的FeSO4溶液作用生成棕色物质,这是检验NO3-的特征反应,写出该过程中产生NO的离子方程式:3Fe2++NO3-+4H+=3Fe3++NO↑+2H2O.
电解的原理如图1所示
(3)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当电路中转移20mol电子时,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80g.
Ⅲ利用I2O5消除CO污染的反应为:5CO(g)+I2O5(s)═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2.
回答:
(4)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24.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相等
C.d点时,在原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氦气,CO的转化率不变
D.b点和d点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Kb<Kd
Ⅳ.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通过反应CO2(g)+CH4(g)═CH3COOH(g)△H<0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3所示.
(6)①250-3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250℃~30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工业生产中该反应的温度常选择250℃、不选择400℃,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其原因是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提高温度耗费较高的能量,并且低温条件有利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