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①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
③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④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Na3P5O10),增强去污效果
⑤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A.①③⑤B.②⑤C.③④D.①②③④⑤

分析 ①地沟油主要成分为油脂,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
②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可导致重金属污染;
③燃煤进行脱硫脱硝,能够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④含磷洗衣粉的使用能够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⑤可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够减少对食品的污染.

解答 解:①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正确;
②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可导致重金属污染,不能从国外进口,故错误;
③煤燃烧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污染环境,对燃煤脱硫脱硝,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故正确;
④三聚磷酸钠会使水体中磷元素过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⑤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小,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与治理,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是解题关键,注意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与对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方法(或操作)原理
A分离溶于水中的溴裂解汽油萃取碘在裂解汽油中的溶解度较大
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从蛋清中提取蛋白质加入硫酸铜溶液浓盐溶液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
D尿液中尿糖的检验加入新制Cu(OH)2、加热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气态原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种尺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其金属性越强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强
C.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只跟该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关
D.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Al(OH)3$\stackrel{盐酸}{→}$AlCl3(aq)$\stackrel{蒸发}{→}$无水AlCl3
B.Fe2O3$\stackrel{盐酸}{→}$FeCl3(aq)$\stackrel{Cu}{→}$Fe
C.NaOH(aq)$\stackrel{CuSO_{4}(aq)}{→}$Cu(OH)2$→_{△}^{葡萄糖}$Cu2O
D.NH3$→_{催化剂}^{O_{2},△}$NO2$\stackrel{H_{2}O}{→}$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背景素材】
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③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把I-氧化为I2;S2O32-能把I2还原为I-
【制备NaNO2
(1)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装置的目的是①将NO2转化为N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BD(填序号).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生石灰
(4)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NO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测定NaNO2纯度】
(5)本小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稀硫酸 B.c1 mol•L-1 KI溶液 C.淀粉溶液 D.c2 mol•L-1 Na2S2O3溶液
E.c3 mol•L-1酸性KMnO4溶液
①利用NaNO2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E(填序号).
②利用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质量为m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1mol•L-1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用c2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2~3次(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5
B.pH=2的盐酸与等体积0.01 mol?L-1醋酸钠混合溶液后,溶液中c(Cl-)=c(CH3COO-
C.氨水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c(H+)+c(NH4+)=c(OH-)+c(HCO3-
D.0.1mol AgCl和0.1mol 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铁触媒是重要的催化剂,CO易与铁触媒作用导致其失去催化活性:Fe+5CO=Fe(CO)5;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OOCCH3+CO+NH3=[Cu(NH33(CO)]OOC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N>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Fe(CO)5又名羰基铁,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则Fe(CO)5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Fe(CO)5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5+1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20CO2
(3)配合物[Cu(NH32]OOCCH3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sp2,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N.
(4)用[Cu(NH32]OOCCH3除去CO的反应中,肯定有bd形成;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非极性键        d.δ键
(5)单质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2:1,面心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的两种铁晶体的密度之比为4$\sqrt{2}$:3$\sqrt{3}$(写出已化简的比例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用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
C.加入硝酸后的沉淀一定含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碳是地球上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之一,可以sp3、sp2和sp杂化轨道成共价键,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与其它元素结合成不计其数的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碳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核外有6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2)光气的分子式为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判断其分子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其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碳酸盐MgCO3CaCO3BaCO3SrCO3
热分解温度/℃40290011721360
阳离子半径/pm6699112135
试解释为什么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碳酸盐分解实际过程是晶体中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阳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阳离子半径越小,其结合氧离子能力越强,对应的碳酸盐就越容易分解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立方烷(分子式:C8H8结构是立方体:是比C60约早20年合成出的一种对称型烃类分子,而现如今已合成出一种立方烷与C60的复合型分子晶体,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C60晶体的分子间空隙中.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的组成用二者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8H8.C60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4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ρg.cm-3,C-C键长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frac{\sqrt{3}}{16}$ρNAr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