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X、Y、Z、J、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J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比为3:8,X能与J形成离子化合物,且J+的半径大于X-的半径,Y2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请回答:
(1)Q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ⅥA族;
(2)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S>N>O>H(填元素符号)
(3)元素的非金属性Z>Q(填“>”或“<”),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c(填序号)
A.Q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B.Z与Q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C.Z和Q的单质的状态           D. 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Q的氢化物与它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
(5)X与Y可形成分子A,写出A的电子式;实验室制备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6)若使A按下列途径完全转化为F:

①写出C→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NO2+H2O=2HNO3+NO.
②25.6g铜与一定浓度的F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YO、YO2混合气8.96L,则参加反应的F物质的量为1.2mol.

分析 X、Y、Z、J、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则Z为O元素;J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J为Na;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比为3:8,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故Z处于第三周期,则Q为S元素;X能与J形成离子化合物,且J+的半径大于X-的半径,可推知X为H元素;Y2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原子序数小于氧,则Y为N元素.
(1)主族元素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3)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可利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元素相互化合时化合价等说明,物质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4)Q的氢化物H2S与它的低价氧化物SO2反应生成硫与水;
(5)X与Y可形成分子A为NH3,实验室利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
(6)A为NH3,与D连续反应生成C,C与水反应得到E,则D为O2,E为NO、C为NO2、F为HNO3

解答 解:X、Y、Z、J、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则Z为O元素;J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J为Na;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比为3:8,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故Z处于第三周期,则Q为S元素;X能与J形成离子化合物,且J+的半径大于X-的半径,可推知X为H元素;Y2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原子序数小于氧,则Y为N元素.
(1)Q为S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ⅥA族;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S>N>O>H,
故答案为:Na>S>N>O>H;
(3)O、S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
a.H2S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氧气能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则氧气的氧化性大于S,说明O元素非金属较强,故a正确;
b.S与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S元素表现正化合价,O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更大,故氧元素非金属性较强,故b正确;
c.单质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S,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Q的氢化物H2S与它的低价氧化物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
故答案为:2H2S+SO2=2H2O+3S↓;
(5)X与Y可形成分子A为NH3,氨气的电子式为,实验室制备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6)A为NH3,与D连续反应生成C,C与水反应得到E,则D为O2,E为NO、C为NO2、F为HNO3
①C→F 的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②Cu的物质的量为$\frac{25.6g}{64g/mol}$=0.4mol,生成为Cu(NO32为0.4mol,生成NO、NO2的总物质的量为$\frac{8.96L}{22.4L/mol}$=0.4mol,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HNO3为0.4mol×2+0.4mol=1.2mol,
故答案为:1.2mol.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元素化合物推断,注意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事实,掌握中学常见的连续反应,(6)中注意利用守恒法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溴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D.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 净水的原理是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Fe3++Fe=3Fe2+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
①若酸性FeCl2 废液中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
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2.
②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ClO3-+□Fe2++□H+=□Cl-+□Fe3++□H2O.
(3)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H2O?Fe(OH)3+H+ K3
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Fex(OH)y(3x-y)++yH+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bd.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室温下,使氯化铁溶液转化为高浓度聚合氧化铁的关键条件是调节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1mol乙烯(C2H4)与氯化氢气体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  )
A.7 molB.6 molC.5 molD.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 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均在20以内,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高正价为+6价,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D可与C形成化合物D2C.
(1)D元素的名称钾;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IA族
(2)A、B形成的化合物以极性共价键相结合(填极性或非极性)
(3)以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作为电解质溶液,组成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O2+4H++4e-=2H2O,一段时间后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减小(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4)A、B、C、D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S2->K+>N3->H+
(5)C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C 的原子组成符号为3216S;它形成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强于氯化氢(填强于或弱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定条件下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和4.5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A.CH4和C2H4B.C2H4 和C5H8C.C2H4 和C3H4D.C2H4 和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42g Na2SO4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1 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含有原子数为3 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且都是短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X>WB.氢化物的沸点:W>X>Y
C.氢化物的稳定性:R>Y>XD.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Y>R>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NH4CNO和CO(NH22B.CH2OHCHO和CH3COOH
C.CH3OOCCH3和CH3COOCH3D.甘氨酸和CH3 CH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