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不适合添加在药皂中的是(  )
A.硫磺B.苯酚C.硼酸D.甲醛

分析 硫磺、苯酚、硼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解答 解:硫磺、苯酚、硼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甲醛也能使蛋白质变性,但是甲醛有毒,不能添加在药皂中.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难度不大,注意甲醛有毒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
B.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 )>c(OH-
C.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OH-
D.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 )>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ABCD
性质
结构
信息
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x
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
(1)A元素与其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试解释其原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2p轨道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下的顺序为N>O>C.
(2)B元素的低价氧化物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元素与D元素形成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填“高”或“低”),其原因是晶体类型不同,二氧化碳形成分子晶体,二氧化硅形成原子晶体.
(4)往C元素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后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OH)2
(5)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洪特规则.
(6)C晶体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设C原子半径为r cm,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晶胞中C原子的配位数为12,C晶体的密度为$\frac{16}{\sqrt{2}{r}^{3}{N}_{A}}$g•cm-3(要求写表达式,可以不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活泼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含有某元素最高价态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的利用、光导纤维及硅橡胶的制备等.
纯净的硅是从自然界中的石英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中提取.高温下制取纯硅有如下反应(方法Ⅰ):
①SiO2(s)+2C(s)?Si(s)+2CO(g)            
②Si(s)+2Cl2(g)?SiCl4(g)  
③SiCl4(g)+2H2(g)→Si(s)+4HCl(g)
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核外有5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p电子有1种自旋方向;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直接相连.
(2)单质的还原性:碳弱于硅(填写“同于”、“强于”或“弱于”).从平衡的视角而言,反应①能进行的原因是因为生成物CO为气态,降低CO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3)反应②生成的化合物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填写“极性”或“非极性”).
(4)某温度下,反应②在容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时Cl2的浓度为a mol/L.然后迅速缩小容器容积到0.5V升,t秒后重新达到平衡,Cl2的浓度为b mol/L.则:a小于b(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5)在t秒内,反应②中反应速率v(SiCl4)=(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制取纯硅(方法Ⅱ):
④Si(粗)+3HCl(g) $\stackrel{553-573K}{?}$  SiHCl3(l)+H2(g)+Q(Q>0)
  ⑤SiHCl3(g)+H2(g) $\stackrel{1373K}{?}$Si(纯)+3HCl(g)
提高反应⑤中Si(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压强、升高温度(或及时分离出HCl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振荡,溶液分层且上层有色、下层无色的是(  )
A.乙烯B.甲苯C.硝基苯D.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B.加入少量NaHCO3固体,c(ClO)减小
C.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加入NaOH固体至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有c(Na+)=c(Cl-)+c(ClO-)+c(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C2等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64.5kJ•mol-1
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则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ac(填写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醛,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V}{a})^{2}$;
③100℃,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P1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通入CO、H2、CH3OH各0.5amol,则平衡向左(填“向左”“不”或“想右”)移动
(4)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SO42-+4H+
(5)CaSO3溶液与CaC12溶液混合会生成难溶的CaSO3(Ksp=3.1×10-7),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若混合前Na2SO3溶液的浓度为2×10-3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6.2×10-4mol/L.用Ca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2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电解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SO3+H2O$\frac{\underline{\;电解\;}}{\;}$Na2SO3+H2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浓硝酸、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浓硝酸与NO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3)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4)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装置②的作用是将NO2转化为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