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了一条1-丁醇的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H2CHO$→_{Ni△}^{H_{2}}$CH3CH2CH2CH2OH.
 
(1)利用图一装置可制备CO、丙烯等原料气体.
①装置中e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a的作用平衡内外压强,保证液体顺畅流下;
(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与甲酸作用来制备CO.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_{△}^{浓硫酸}$CO↑+H2O.
(3)制CO时,伴随的副产物还有少量S02、C02气体,某同学设计用图二装置进行检验.
①E1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是否有S02;E3的作用是:检验S02是否除尽;
②判断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E3中品红不褪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D
A.高温、常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C.低温、高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一丁醇粗品,为提纯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
献得知:①R-CHO+NaHS03(饱和)→RCH(OH)S03Na;
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图提纯路线:

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分析 CO的制备方法:HCOOH$→_{△}^{浓硫酸}$CO↑+H2O,在题给装置中,导管a平衡分液漏斗内压强,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浓硫酸顺利滴下,b主要是起安全瓶的作用,以防止倒吸;c为除去CO中的酸性气体,选用NaOH溶液,还需用浓硫酸除去CO中的H2O,
(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e的名称;
②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2)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根据元素守恒和元素守恒可书写化学方程式;
(3)要检验CO中少量S02、C02气体,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并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是否除尽,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E1中装置品红溶液,E2中装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3中装品红溶液,F中装澄清石灰水;
(4)题给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5)根据题中物质提纯的流程,粗品中含有正丁醛,利用信息①可知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解答 解:CO的制备方法:HCOOH$→_{△}^{浓硫酸}$CO↑+H2O,在题给装置中,导管a平衡分液漏斗内压强,使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浓硫酸顺利滴下,b主要是起安全瓶的作用,以防止倒吸;c为除去CO中的酸性气体,选用NaOH溶液,还需用浓硫酸除去CO中的H2O,
(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e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
故答案为:平衡内外压强,保证液体顺畅流下;
(2)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_{△}^{浓硫酸}$CO↑+H2O,
故答案为:HCOOH$→_{△}^{浓硫酸}$CO↑+H2O;
(3)要检验CO中少量S02、C02气体,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并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是否除尽,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E1中装置品红溶液,E2中装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3中装品红溶液,F中装澄清石灰水,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1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是否有S02,E3的作用是检验S02是否除尽,
故答案为:检验产物是否有S02;检验S02是否除尽;
②判断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E3中品红不褪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E3中品红不褪色,F中石灰水变浑浊;
(4)由于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采用高压,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虽然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不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因此要采用适当的温度;催化剂不能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故正确所选项是D,
故答案为:D;
(5)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萃取;蒸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备、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醇的性质以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考查,答题时注意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的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制造玻璃是复杂的物理变化,玻璃的组成不同,性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RxO42-+MnO4-+H+→RO2+Mn2++H2O变化过程中,0.2mol 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mol电子,请填空: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RO2
(2)x=2;
(3)按以上书写顺序配平后的系数依次为5、2、16、10、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g,向其中加入2mol/L的硫酸50mL,恰好完全反应.如将2a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A.(2a-1.6)gB.2(a-1.6)gC.(a-1.6)gD.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frac{\underline{\;电解\;}}{\;}$ 2H2(g)+O2(g)△H=+285.5KJ/mol
B.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  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
C.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都转化为热能
D.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一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AX5(s)△H=一123.8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uS精矿经250℃低温焙烧后生成CuO,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O+2H+═Cu2++H2O.
(2)步骤③先加NaCl、通入SO2时无沉淀,加水稀释就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其原因是CuCl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难溶于水.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硫酸(写名称);步骤⑥醇洗的作用是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4)已知25℃,101 kPa时:S(s)+O2(g)═SO2(g)△H=-296.8 kJ/mol
2Cu(s)+O2(g)═2CuO(s)△H=-314.6 kJ/mol
Cu(s)+S(s)═CuS(s)△H=-53.1 kJ/mol
步骤①中CuS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uS(s)+3O2(g)═2CuO(s)+2SO2(g)△H=-802.0kJ/mol.
(5)Cu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是2.

(6)假设上述①~③步反应完全转化,④~⑦步操作共损失产品3.5%,反应生成的硫酸全部被循环利用,则生产100 kg 96.5%的CuCl(Mr=99.0)产品,除循环利用之外,需要处理的尾气中含SO211.3m3(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所得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水合三氯化铝B.氢氧化铝C.无水氯化铝D.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制备TiO2和Ti的原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TiO2的流程如下:

(1)Ti的原子序数为22,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2)步骤①加铁的目的是将Fe3+还原为Fe2+
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析出(或分离、或得到)FeSO4•7H2O.
(3)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FeSO4•7H2O;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因素,废液中应加入石灰(或碳酸钙、废碱)处理.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_{300℃,Ar}^{Mg}$Ti
已知:
①C(s)+O2(g)═CO2(g);△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 的△H=-80kJ•mol-1反应TiCl4+2Mg═2MgCl2+Ti 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B、E为同主族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是短周期中与水反应最激烈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A的氢化物比元素B的氢化物更稳定
B.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C.原子半径:C>D>B
D.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元素E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