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如下:3A(g)+B(g)?xC(g)+2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mol/(L•min)
B.平衡时,C的浓度为 0.125 mol/L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20%
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 0.8 倍

分析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则有x+2<3+1,x<2,只能为x=1,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生成n(D)=2L×5min×0.1mol/(L•min)=1mol,则:
            3A(g)+B(g) C(g)+2D(g)
起始(mol):3       2.5           0       0
转化(mol):1.5     0.5           0.5     1
平衡(mol):1.5     2             0.5     1
A.根据v=$\frac{△c}{△t}$计算v(A);
B.根据c=$\frac{n}{V}$计算C的平衡浓度;
C.B的转化率=$\frac{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B的起始物质的量}$×100%;
D.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 解: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则有x+2<3+1,x<2,只能为x=1,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生成n(D)=2L×5min×0.1mol/(L•min)=1mol,则:
                   3A(g)+B(g) C(g)+2D(g)
起始(mol):3      2.5                         0      0
转化(mol):1.5    0.5                         0.5    1
平衡(mol):1.5    2                            0.5    1
A.v(A)=$\frac{\frac{1.5mol}{2L}}{5min}$=0.15mol/(L•min),故A错误;
B.平衡时C的浓度为$\frac{0.5mol}{2L}$=0.25mol/L,故B错误;
C.B的转化率=$\frac{0.5mol}{2.5mol}$×100%=20%,故C正确;
D.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frac{5}{5.5}$=$\frac{10}{11}$ 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确定x的值,注意掌握三段式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
B.NaOH是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含离子键
C.HI气体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石英和干冰均为原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图1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提示:Cl2和I-可发生置换反应)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F(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坩埚  B.烧杯  C.坩埚钳  D.三脚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2)过程②中充入足量Cl2的目的是将I-完全氧化为I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CCl4(或苯)(只填一种).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不时旋开活塞放气,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上述操作步骤排序:CBDAHGEF
b.G步操作的目的是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力平衡,使液体易于流下;
c.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漏斗下口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5)若要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可取样加入淀粉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有三处.
(7)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易控制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丁子香酚H()可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以及制异丁香酚和香兰素等,合成丁子香酚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X代表卤素原子);
②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4;E与F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63;
③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溴水、金属钠反应;
④碳碳双键上不能连羟基;
⑤丁子香酚H由它的同分异构体G重排制得.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丁子香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丁子香酚最多能与3molH2反应
(2)A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生成E的反应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
(4)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2OH+HBr$\stackrel{△}{→}$CH2=CHCH2Br+H2O;
(5)G的结构简式为
(6)写出与丁子香酚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2:2:1:1;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制得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
②C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H)2$\stackrel{△}{→}$+Cu2O↓+2H2O.
③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二氧化锆是重要的耐高温材料、陶瓷绝缘材料.以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货)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锆(Zr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ZrO2能与烧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2,Na2ZrO2与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Fe3+AP+ZrO2+
开始沉淀pH1.93.36.2
完仝沉淀pH3.25.28.0
(l)经熔融后,锆英砂中Zr元素以Na2ZrO3(写化学式)形式存在,写出酸浸时生成Al3+、Fe3+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Fe3++3H2O,AlO2-+4H+=Al3++2H2O
(2)滤渣I的主要成分的名称为硅酸
(3)向过滤Ⅰ所得溶液中加氨水调pH=a,其目的是除去Fe3+、Al3+然后继续加氨水至pH=b的范围是b≥8.0
(4)向过滤Ⅲ所得溶液中加入CaCO2粉末并加热,可得CO2和另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aCO3$\frac{\underline{\;\;△\;\;}}{\;}$Ca2++2NH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和B两种有机物,各取0.1mol充分燃烧,都生成4.48LCO2(标准状况)和3.6gH2O.已知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且B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则A的分子式是C2H4.B的分子式是C2H4O2;A的结构简式是CH2=CH2,B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g/L NaOH溶液是指160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其密度约为1.2g/mL.
(1)160g•L-1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3.3%.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b(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ClO2发生器中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SO2=2ClO2+Na2SO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2+O2
(4)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a(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b、e、d(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混合物分离可用蒸馏法的是(  )
A.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C.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D.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