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将6mol H2和3mol CO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H2(g)+CO(g)?CH3OH(g),2秒末时,经测定,容器内 CH3OH(g)有2.1mol.
试计算2秒内:
(1)H2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2)CO的转化率为多少?

分析 将6mol H2和3mol CO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2秒末时,经测定,容器内 CH3OH(g)有2.1mol,则:
           2H2(g)+CO(g)?CH3OH(g)
起始量(mol):6       3        0
变化量(mol):4.2     2.1      2.1
2s末时(mol):1.8     0.9      2.1
(1)根据v=$\frac{△c}{△t}$计算H2的反应速率;
(2)转化率=$\frac{物质的量变化量}{起始物质的量}$×100%.

解答 解:将6mol H2和3mol CO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2秒末时,经测定,容器内 CH3OH(g)有2.1mol,则:
           2H2(g)+CO(g)?CH3OH(g)
起始量(mol):6      3          0
变化量(mol):4.2    2.1       2.1
2s末时(mol):1.8    0.9      2.1
(1)2s内H2的反应速率为$\frac{\frac{4.2mol}{1L}}{2s}$=2.1mol/(L.min),
答:2s内H2的反应速率为2.1mol/(L.min);
(2)CO的转化率=$\frac{2.1mol}{3mol}$×100%=70%,
答:CO的转化率为70%.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比较基础,理解掌握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V、W、X、Y、Z是由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W、X、Z均由两种元素组成,X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Z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Y、W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8;V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3:9,所含原子总数等于其组成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

(1)写出W物质的一种用途高温耐火材料或冶炼金属铝.
(2)写出V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CH33+NaOH+H2O=NaAlO2+3CH4↑.
(3)将过量的X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Y,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4)4g Z完全燃烧生成X和液态水放出222.5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Z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5)在200mL 1.5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6)Y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1.25×10-33.将0.01mol Y投入1L某浓度的盐酸中,为使Y完全溶解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盐酸的浓度至少应为3.02×10-2mol/L(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A、B、C、E都能与D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简式为XY和X2Y型,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名称:A是氢,C是氮,E是钠.
(2)A、C、D三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NO3,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说明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H2O=NH3•H2O+H+
(3)最简式为AD的物质的电子式为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该物质的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物质的水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OH-+Ba2+=BaCO3↓+H2O.
(5)有反应3A2(g)+C2(g)?2CA2(g),在一定条件下8g气体和56g气体充分反应得到25.5g气体,放出热量69.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若将等量A2和C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起始温度、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维持温度恒定不变,甲容器体积不变,乙容器体积可变,反应达到平衡后,甲乙两个容器中C2的转化率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10mL 0.3mol•L-1的氨水与30mL 0.1mol•L-1的醋酸混合,溶液恰好显中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氨水中的c(OH-)与醋酸中的c(H+)相等
B.CH3COONH4不发生分解
C.混合溶液中,c(NH3•H2O)=c(CH3COOH)
D.Kb(NH3•H2O)=3Ka(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X,当反应4X(g)?3Y(g)+Z(g)达到平衡状态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4 molB.3.4 molC.2.8 molD.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0.5L密闭容器内,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_{△}^{催化剂}$ 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n(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O2)/mol0.70.40.3xxx
4s后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2.4L(此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提示: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可以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此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s-1
(2)O2的平衡浓度c(O2)=0.5mol•L-1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10.5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X/molY/molZ/mol
01.001.000.00
10.900.800.20
30.750.500.50
50.650.300.70
90.550.100.90
100.550.100.90
140.550.100.9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中相应位置上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45%;

(3)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图2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是:
①升高温度;
②使用催化剂;
③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1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ABDCE.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ad.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淡黄色固体
B.钠的密度:小于煤油大于水
C.钠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
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