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氯仿(CHCl3)常用作有机溶剂和麻醉剂,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可用热还原CCl4法制备氯仿,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mL)沸点(℃)水中
溶解性
CHCl3119.51.5061.3难溶
CCl41541.5976.7难溶
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开始通入H2;③点燃B处酒精灯;
④向A处水槽中加入热水,接通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⑤向三颈瓶中滴入20mLCCl4;⑥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D处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别用适量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CaCl2固体,静置后过滤;
⑦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得到氯仿15g.请回答:
(1)A装置的作用是A装置的作用是使氢气和四氯化碳蒸汽充分混合.
(2)若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能为_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或生成的氯仿被氧气氧化).
 
(3)B处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H2$→_{△}^{催化剂}$CHCl3+HCl.
(4)C处中应选用的冷凝管为B(填选项字母);冷水应从该冷凝管的a(填“a”或“b”)口接入.
(5)步骤⑥中,用水洗涤的目的为洗掉NaHCO3和NaCl.
(6)氯仿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HCl和光气(CO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Cl3+O2=2COCl2+2HCl.
(7)该实验中,氯仿的产率为61%.

分析 (1)在三颈瓶中氢气和四氯化碳可以充分混合;
(2)若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装置中有空气,通入氢气再加热,容易发生爆炸,同时装置中的空气也能氧化氯仿;
(3)装置B中是四氯化碳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氯甲烷和氯化氢;
(4)蒸馏装置中通常选用直形冷凝管,便于液体流下;冷却水采用逆流的方式冷却效果较好;
(5)收集到的液体先用适量NaHCO3溶液洗涤,此时会有NaHCO3和NaCl杂质,所以要用水再洗涤;
(6)氯仿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HCl和光气(COCl2),根据元素守恒可书写化学方程式;
(7)20mLCCl4的质量为31.8g,其物质的量为0.206mol,根据反应CCl4+H2$→_{△}^{催化剂}$CHCl3+HCl可知,理论上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206mol,即质量为24.6g,根据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计算.

解答 解:(1)三颈瓶中,氢气和四氯化碳蒸汽可以充分混合,有利于制备氯仿,
故答案为:A装置的作用是使氢气和四氯化碳蒸汽充分混合;
(2)若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装置中有空气,通入氢气再加热,容易发生爆炸,同时装置中的空气也能氧化氯仿,
故答案为: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或生成的氯仿被氧气氧化);
(3)装置B中是四氯化碳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氯甲烷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CCl4+H2$→_{△}^{催化剂}$CHCl3+HCl,
故答案为:CCl4+H2$→_{△}^{催化剂}$CHCl3+HCl;
(4)蒸馏装置中通常选用直形冷凝管,便于液体流下,故选B;冷却水采用逆流的方式冷却效果较好,所以冷水应从该冷凝管的a口接入,
故答案为:B;a;
(5)收集到的液体先用适量NaHCO3溶液洗涤,此时会有NaHCO3和NaCl杂质,所以要用水再洗涤,用以洗掉NaHCO3和NaCl,
故答案为:洗掉NaHCO3和NaCl;
(6)氯仿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HCl和光气(COCl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
故答案为:2CHCl3+O2=2COCl2+2HCl;
(7)20mLCCl4的质量为31.8g,其物质的量为0.206mol,根据反应CCl4+H2$→_{△}^{催化剂}$CHCl3+HCl可知,理论上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206mol,即质量为24.6g,根据产率=$\frac{15g}{24.6g}$×100%≈61%,
故答案为:6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涉及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化学计算等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为解答关键,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
A盐酸水煤气硫酸次氯酸干冰
B氨水碳酸钙氢氟酸氨气
C氯水漂白粉苛性钾氢硫酸氯化银
D胆矾福尔马林氯化钡碳酸氯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_{81}^{203}$Tl和${\;}_{81}^{205}$T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_{81}^{203}$Tl和${\;}_{81}^{205}$Tl质子数相同
B.${\;}_{81}^{203}$Tl和${\;}_{81}^{205}$Tl互为同素异形体
C.${\;}_{81}^{203}$Tl和${\;}_{81}^{205}$Tl互为同位素
D.${\;}_{81}^{203}$Tl和${\;}_{81}^{205}$Tl是两种核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目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少量碳元素)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钝化.
(2)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CO2两种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4)分析Y气体中的CO2的理由是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已知洗气瓶M中盛装澄清石灰水,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c(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D中黑色粉末变红,E中白色粉末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
实验
编号
温度
/℃
平衡常数
/mol-1•L
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SO2O2SO2O2
1T1K142x0.86
2T2K2420.4yt
A.x=2.4
B.T1、T2的关系:T1>T2
C.K1、K2的关系:K2>K1
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SO2)=0.2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向NaCl溶液中滴加醋酸B.向KN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
C.向稀HCl溶液中滴加稀HNO3D.向NaOH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SO3(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了2mol SO2和1mol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
A.20%B.40%C.60%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