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能使氯水褪色的是
A.AgNO3溶液、CCl4、BaCl2溶液 B.Na2SO3溶液、FeCl3溶液、H2S溶液
C.SO2气体、KOH溶液、镁粉 D.NaOH溶液、CO气体、石蕊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氯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l2+H2OHCl+HClO,所以含有多种成分,部分氯气溶于水而使溶液为浅黄绿色。A.AgNO3溶液能与Cl-反应,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氯气全部溶解,导致氯水褪色;CCl4能萃取氯水,使水层褪色;BaCl2溶液与氯水不反应,无明显褪色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Na2SO3溶液、H2S溶液都能将氯水还原为无色的氯离子,导致氯水褪色;但FeCl3溶液与氯水不反应,无明显褪色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SO2能与氯水反应生成无色的HCl和H2SO4,导致氯水褪色;KOH溶液能与氯水反应生成无色的KCl和KClO,导致氯水褪色;镁粉能与HCl反应,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氯气全部溶解,导致氯水褪色;故C符合题意。D.NaOH溶液能与氯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aCl和NaClO,导致氯水褪色;CO气体与氯水不反应,无明显褪色现象;石蕊溶液遇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A. CO2 B. NH3 C. Cl2 D. 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气体参加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都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增大压强 ③升高温度 ④加入催化剂 ⑤移去生成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强电解质、非电解质分类次顺排列。正确的是( )
A.盐酸、苛性钠、干冰 B.氢氧化铁胶体、醋酸、乙醇
C.纤维素、盐酸、氯气 D.水煤气、烧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B.常温常压下,5.6 g乙烯(C2H4)与丁烯(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0.8NA
C.在5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3NA
D.1mol Fe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转化为Fe3+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KMnO4氧化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若此盐酸的密度为1.2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____________
(3)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____________
(4)15.8g KMnO4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_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锌粒和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慢。此时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上述实验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固体的表面积 ③反应物的状态 ④溶液的浓度 ⑤催化剂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涤剂生产、食品加工、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玻璃制造等领域。工业上以食盐、氨气(主要由合成氨厂提供)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其流程如下:
(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2+等沉淀,可以向其中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该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等,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_________试剂来除去。
(2)上述工艺流程中,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___。整个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若采用上述流程生产106吨纯碱,则理论上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不得少于_________L(不考虑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