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S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温时是一种有毒并有恶臭的金黄色液体,熔点-76℃,沸点138℃,易与水反应,进一步氯化可得SCl2,SCl2是樱桃红色液体,易挥发,熔点-122℃,沸点59℃.SCl2 与S2Cl2相似,有毒并有恶臭,但更不稳定.S2Cl2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S2Cl2的电子式
(2)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直型冷凝管,d蒸馏烧瓶;
(3)a瓶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4)b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通Cl2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后,再开始加热b;
(5)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其作用是①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使产品与水反应 ②吸收剩余的Cl2
(6)得到纯净的S2Cl2,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分馏(或蒸馏);
(7)若将S2Cl2放入水中同时产生沉淀和气体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S2Cl2+2H2O=SO2↑+3S↓+4HCl.

分析 开始加热b之前先通冷凝水,否则开始生成的S2Cl2不能冷却液化,S2Cl2遇水水解,氯气通过a瓶干燥,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通Cl2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后,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开始加热b,硫的熔点较低,加热容易熔化,装置b水平放置防止熔融的硫堵塞导管;C为冷凝管,使生成的S2Cl2冷凝成液体,进行收集,d蒸馏烧瓶连接e,利用碱石灰具有吸水作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最后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氯气,平衡容器内压强,防止发生危险,据此制备S2Cl2
(1)S2Cl2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S2Cl2分子中氯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硫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2)c为直型冷凝管,使生成的S2Cl2冷凝成液体,d烧瓶带有支管口,为蒸馏烧瓶;
(3)由信息可知S2Cl2遇水水解,进入b中的气体应该干燥;
(4)S2Cl2分子易与水反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通Cl2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5)装置e盛放碱石灰,吸收Cl2尾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加入e中,并起到尾气吸收作用;
(6)可能因温度、水蒸气因素引入S,SCl2等杂质,得到纯净的S2Cl2,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蒸馏;
(7)S2Cl2放入水中同时产生沉淀S,气体为SO2、HCl,据此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1)S2Cl2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S2Cl2分子中氯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硫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S2Cl2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c为直型冷凝管,使生成的S2Cl2冷凝成液体,进行收集,S2Cl2是一种易水解的物质,d烧瓶带有支管口,为蒸馏烧瓶,d蒸馏烧瓶连接e,利用碱石灰具有吸水作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
故答案为:直型冷凝管、蒸馏烧瓶;     
(3)由信息可知S2Cl2遇水水解,进入b中的气体应该干燥.用浓硫酸干燥,a中应放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为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浓硫酸;
(4)S2Cl2分子易与水反应,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利用反应物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所以通Cl2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后,再开始加热b,
故答案为:通Cl2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后,再开始加热b;
(5)装置e盛放碱石灰,能吸收Cl2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并能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加入e中使S2Cl2水解,
故答案为:碱石灰;①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使产品与水反应;②吸收剩余的Cl2
(6)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物,用分馏(或蒸馏),可能因温度、水蒸气因素引入S,SCl2等杂质,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分馏(或蒸馏),得到纯净的S2Cl2
故答案为:分馏(或蒸馏);  
(7)将S2Cl2放入水中,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一部分升高到+4价(生成SO2),一部分降低到0价(生成S),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
故答案为:2S2Cl2+2H2O=SO2↑+3S↓+4HCl.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S2Cl2,侧重考查对实验原理及装置的理解、评价,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关键是掌握整个制备流程原理,分析流程中各装置的作用.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和灵活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的分子式为C17H26O3
C.等质量的甲醛与乳酸[CH3CH(OH)COOH]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D.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是其单体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1.7g Na2R中含有0.3molNa+,Na2R的式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按B、C、D、A顺序依次减小,且质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d=2a,a+d=b+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制备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填化学式);
(2)B、C、D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2SO4,A和D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H2O(填化学式);
(3)写出C单质与Cu0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O$\frac{\underline{\;高温\;}}{\;}$3Cu+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00mL稀H2SO4溶液;取上述稀H2SO4 25.00mL用0.14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D→B→A→G→F;
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突然变成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偏大.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写一种)100mL容量瓶.
(4)如有1.00mol/L和0.10mol/L的NaOH溶液,应用0.1mol/L的NaOH溶液,原因是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乙(选填“甲”或“乙”)中.(如图)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20mol/L(计算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常用硝基苯与H2制备:
NO2+3H2$\stackrel{140℃}{→}$NH2+2H2O.其部分装置及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②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分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③打开装置A、B间活塞,通入H2一段时间.
④点燃B处的酒精灯,加热,使温度维持在140℃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关闭装置A、B间活塞,加入生石灰.
⑥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182~186℃馏分,得到较纯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⑥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三颈烧瓶出气口(等高线)附近.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A.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b进从a出
B.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C.装置A中应使用锌粉,有利于加快生成H2的速率
D.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蒸馏前,步骤⑤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有学生质疑反应完成后,直接蒸馏得到苯胺的纯度不高,提出以下流程:
反应后混合液$→_{萃取分液Ⅰ}^{盐酸}$水溶液A$→_{萃取分液Ⅱ}^{NaOH溶液+乙醚}$有机液A$→_{减压蒸馏}^{低温}$较纯苯胺
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在碱性溶液中又被有机溶剂反萃取,这种萃取反萃取法简称反萃.实验中反萃的作用是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馏;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时,应注意不时放气,其目的是减低漏斗内的压力,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6)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4MnO2+5H2SO4→2+4MnSO4+1(NH42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甲同学取a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1)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装置E中试管D内盛有品红溶液,当C中气体集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为避免实验装置D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塞在试管口,其反应原理是SO2+2OH-=SO3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D(填序号).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
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
(3)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却不能使Cu完全溶解的原因是浓度减小,变为稀硫酸后,不能继续和铜发生反应;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b(填序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CuO     d.Na2CO3溶液
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2H2SO4═2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2H2O+2SO2↑.
(2)装置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④(填序号)
①水   ②酸性KMnO4  ③Na2CO3溶液      ④饱和的NaHSO3溶液
(3)装置C和D 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C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4)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溶液.
(5)实验完毕,待A中烧瓶内液体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稀释,溶液为蓝色.为了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而与其它离子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观察稀H2SO4 溶液呈无色  ②观察CuSO4 粉末呈白色  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显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10 ml 1.0 mol/L  AlCl3 溶液B.100ml 1mol/L KCl 溶液
C.50 ml 1.5mol/L   NH4Cl 溶液D.100 ml 1.0 mol/L MgCl2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