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氢化物中不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NaHB.H2OC.CH4D.HCl

分析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解答 解:A.NaH是由钠离子和氢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故A选;
B.H2O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故B不选;
C.CH4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故C不选;
D.HCl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的构成粒子以及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PH3(用化学式表示).
(3)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
(4)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
(5)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5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C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molC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的H2;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A碳,B氮,C铝,D硅
(2)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C的氧化物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3H2O═2[Al(OH)4]-
(4)常温下,B的氢化物是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5)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酸性强弱:H2AO3>H2DO3: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酸性:H2CO3>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①酸性KMnO4溶液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 
⑤FeCl3溶液.
A.①⑤B.②③C.全部D.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红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B.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减小
C.室温时ka(HF)=3.6×10-4,ka(CH3COOH)=1.75×10-5,0.1 mol/L的NaF溶液与0.1 mol/L的CH3COOK溶液相比,一定有c(Na+)-c(F-)<c(K+)-c(CH3COO-)成立
D.在25℃时,将0.01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若c(NH4+)=c(Cl-),则氨水所用的体积一定大于盐酸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a、b、c、d、e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次外层电子数为y,c原子L层电子数为x+y,M层电子数为x-y,e原子与b原子质子数之比为2:1,d元素与c元素同主族,a元素与c元素同周期,且a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e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e>d>c
B.b氢化物的沸点比e氢化物的沸点高
C.a的氧化物和c的氧化物都具有两性
D.e的氧化物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Y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X与Z同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B.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ZX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ZX2具有漂白性
D.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差异大,主要原因是氢键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和异丙醇为原料,制取苯甲酸异丙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表:
物质异丙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82.4249218
合成苯甲酸异丙酯粗产品:
在如图圆底烧瓶中加入12.2g苯甲酸和30mL异丙醇(密度约为0.79g/cm3),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加入几块碎瓷片,小心加热30分钟,使反应充分,得苯甲酸异丙酯粗产品.
(1)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2)异丙醇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丙醇;
(3)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异丙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异丙醇、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图进行精制,操作①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操作②的名称是蒸馏.

(5)结合上述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苯甲酸异丙酯的产率为60%.
(6)该实验中不能用下列那个选项所对应的措施来提高苯甲酸甲酯的产率A.
A.苯甲酸的质量由12.2g增加至24.4g
B.30ml的异丙醇增加至3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硫酸亚铁常用于制造铁氧体、净水、聚合催化剂、照相制版.某化学兴趣小组在通风环境进行以下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制取硫酸亚铁晶体用图1所示过程进行实验.

①氧化铝与热烧碱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3H2O$\frac{\underline{\;\;△\;\;}}{\;}$2[Al(OH)4]-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BC(填标号).
A.分液漏斗B.胶头滴管C.玻璃棒D.坩埚
③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两次水浴加热的温度均应控制在63℃的原因为为增大FeSO4溶解度,增大产率.
④操作X为趁热过滤.
(2)探究硫酸亚铁分解产物
已知:i  硫酸盐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可能有SO2、SO3和O2
ii  SO3、SO2的沸点依次为44.8℃、-10℃,S03的熔点为16.8℃.
按图3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C的作用为安全瓶,防倒吸.
②能证明气体产物仅有SO3和SO2的实验现象为B中有晶体生成,D中不产生白色沉淀,E中溶液颜色变浅.
③探究固体产物中铁的氧化物形式
假设一:只有Fe2O3;假设二:只有Fe3O4;假设三:Fe2O3和Fe3O4均有
为验证上述假设,完成下列定量实验.
 步骤操作 结论 
 1 将1.6g固体产物溶于过量稀硫酸 
假设一成立
 2 往步骤1所得溶液中先加入足量双氧水,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充分搅拌
 3 过滤、洗涤、干燥灼烧至恒重
 4 称得最终固体质量为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