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向物质M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则物质M可能是(  )
A.MgSO4B.FeCl2C.AlCl3D.NaAlO2

分析 A、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后转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铁不溶解;
C、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溶解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减小至消失;
D、偏铝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解答 解:A、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A不符合;
B、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后转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B不符合;
C、首先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Al(OH)3溶于NaOH溶液,反应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故C符合;
D、偏铝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C.

点评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理解与反应物的量、先后顺序及反应条件有关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IA族
B.碳酸铷易加热分解为氧化铷和二氧化碳
C.铷的盐类大多易溶于水
D.氯化铷是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02
实验步骤:取3.5gNa2CO3溶于10mLH2O加入0.1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mL30%H2O2在15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
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防止2Na2CO3•3H2O2分解;
(3)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降低2Na2CO3•3H2O2的溶解度,利用晶体析出;
(4)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mL.
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frac{cV}{m}$)×100%[c--KMnO2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5)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为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不褪去;
(6)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6KMnO4 +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 +10Na2SO4 +10CO2↑+15O2↑+34H2O;
(7)活性氧含量为1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化合物和硅的化合物.以孔雀石为原料可制备CuCl2•3H2O及纯碱,流程如图.

且知:溶液A只含Cu2+、Fe2+、Fe3+三种金属离子,且三种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离子Fe3+Fe2+Cu2+
PH氢氧化物开始沉淀1.97.04.7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3.29.06.7
(1)孔雀石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固体表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3)使用上图中“试剂1”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试剂B宜选用BD(填选项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4)加入CuO作用是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则pH的范围为3.2≤pH<4.7.
(5)气体E、F与饱和食盐水作用生成H和G时,E和F应按一定先后顺序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其中,应先通入气体是F、NH3(填代号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6)由溶液C获得CuCl2•3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
(7)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计算Cu2++2H2O?Cu(OH)2+2H+反应平衡常数5×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已知Fe(s)+H2SO4(aq)=FeSO4(aq)+H2(g)△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此反应构成的原电池中,正极可以是碳棒、铜或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关系相互转化的是(“→”表示一步完成)(  )
选项ABCD
aSiO2NaOHHNO3Cu
bNa2SiO3Na2CO3NOCuSO4
cH2SiO3NaHCO3NO2Cu(OH)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M层上电子数比L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比A元素原子的电子层少,又知B元素最高正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C 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又知这三种元素可组成BA2型共价化合物和C2A型离子化合物.由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硫,B碳,C钠.
(2)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IVA族,化合物C2A的电子式是
(3)化合物BA2的结构式是:S=C=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短周期A、B、C、D 4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元素A为碳,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3216S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H2SO4
(2)用电子式表示A、B两元素形成AB2的过程;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