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镁、铝混合粉末10.2g溶于500mL 4mol/L盐酸中,若再加入10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0.5mol/LB.1mol/LC.1.5mol/LD.2mol/L

分析 加入10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守恒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守恒可知:n(NaOH)=n(NaCl)=n(HCl)=0.5L×4mol/L=2mol,
所以需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2mol}{1L}$=2mol/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酸碱恰好中和时沉淀质量最大及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时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frac{3}{4}$,A、B、D、E这四种元素中,每一种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ⅠA族.
(2)C和E两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氧(填元素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CD(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3)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4)A与C间可形成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有10个电子,写出该阴离子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5)A、C、D、E四种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SO3-=H2O+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2O3(s)+3CO(g)?2Fe(s)+3CO2(g)△H>0,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frac{c(C{O}_{2})}{c(CO)}$,已知1100℃时K=0.263,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随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否(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大于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了增大$\frac{c(C{O}_{2})}{c(CO)}$的值,反应正向进行,所以v正>v逆.
(3)高炉炼铁中,增加高炉的高度,使Fe2O3与 CO充分接触反应,却未能增大Fe2O3的转化率,主要原因是C.(填序号)
A.CO已经消耗完,高炉再高也没用.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Fe2O3与 CO接触也不会反应.
C.这是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也就达到了反应的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A、B两种烃,它们的实验式相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0%,烃A为脂肪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0;烃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烃A的3倍,烃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1)分别写出烃A和烃B的分子式;
(2)写出烃A与足量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物的名称;
(3)烃B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有一个苯环且苯环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有一个苯环且苯环有三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其中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的烃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二甲基-1-丁醇与2-甲基-2-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
C.根据核磁共振氢谱能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能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1mol SO2和1mol SO3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 ②原子总数  ③硫原子数  ④氧原子数(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反应中,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石灰石溶解在稀HCl中  CO32-+2H+═CO2↑+H2O
B.铁屑在稀H2SO4作用下产生H2    Fe+2H+═Fe2++H2
C.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
D.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产生沉淀  SO42-+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B.l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lmol H2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标准状况下,2molH2O体积约为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惨痛的天津爆炸触目惊心,火灾之后依然火势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是易燃物中含有电石.工业上常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为CaS    等)与水反应生产乙炔气.
(1)工业上合成CaC2主要采用氧热法.
已知:CaO(s)+3C(s)=CaC2(s)+CO(g)△H=+464.1kJ•mol-1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CO,为维持热平衡,每生产l molCaC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4.
(2)已知2000℃时,合成碳化钙的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如下反应
CaO(s)+C(s)?Ca(g)+CO(g)   K1△H1=a KJ•mol-1
Ca(g)+2C(s)?CaC2(s)         K2△H2=b KJ•mol-1
2CaO(s)+CaC2(s)?3Ca(g)+2CO(g)  K3△H3=c KJ•mol-1
则K1=$\sqrt{{K}_{2}{K}_{3}}$ (用含K2、K3的代数式表示);c=(2a-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利用电石产生乙炔气的过程中产生的H2S气体制取H2,既廉价又环保.
①利用硫化氢的热不稳定性制取氢气.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H2S起始物质的量为2mol,达到平衡后H2S的转化率α随温度和压强变化如图1所示.据图计算T1℃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33.3%.由图知压强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相同温度下,压强增大,H2S分解反应逆向进行,所以P1小于P2
②电化学法制取氢气的原理如图2,请写出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S+S2O82-=S↓+2SO42-+2H+,惰性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SO42--2e-=S2O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