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为2012年第29届伦敦奥运会使用的火炬,火炬中的燃料是丙烷(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A.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C.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D.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分析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
B.燃烧热规定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产物水应为液体;
C.按燃烧热规定,丙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产物是CO2(g)和H20(g),放出2221.5kJ/mol;
D.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A.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A错误;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故B错误;
C.按燃烧热规定,丙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产物是CO2(g)和H20(g),放出2221.5kJ/mol,因此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故C正确;
D.焓变与起始状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因此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2221.5kJ,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盖斯定律,难度中等,能根据燃烧热的数值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关键,同时注意对盖斯定律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在标准状况下,224mL某气体的质量为0.40g.试计算这种气体的摩尔质量.
(2)0.5L  1mol/L的CaCl2溶液,与多少L的0.5mol/L  AlCl3的Cl-的物质的量相等?
(3)若需要2.0mol/LCuSO4溶液100mL,配制此溶液应称取CuSO4•5H2O的质量是多少?(已知: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g/mol,CuSO4•5H2O═CuSO4+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L,闭合KC,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C,闭合KL,发现电流计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KL,闭合KC时,铁作阴极,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
B.断开KL,闭合KC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C,闭合KL时,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l2+2e-=2Cl-
D.断开KC,闭合KL时,铁作负极,发生铁的吸氧腐蚀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铁钉易生锈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Na2CO3、NaHCO3、Ca(OH)2        ②NaHCO3、HCl
③NaAlO2、NaHSO4      ④NaOH、AlCl3⑤Na2CO3 HNO3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等体积的A1C1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或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g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实验装置(如图):
(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2)A中为制取CO2的装置,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CaCO3+H+=Ca2++H2O+CO2↑;
(3)B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4)若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
(5)反应完毕时,若测得E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为250mL,又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填大或小),相差约30mL(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可能是由于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或D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T℃时,将1molX和2molY投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X、Y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0123456
X10.800.660.580.520.500.50
Y21.801.66
A.前5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T1>T
C.在T℃时,以1molX、2molY和1molZ充入上述容器中,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
D.若温度为T1时,以同样的起始量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C.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不相同
D.平衡时Ⅰ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