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些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也能形成共价键
B.只有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C.升温能加快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的速率
D.FeCl2不能通过两种单质化合反应制得

分析 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
B.由离子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 解: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则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也能形成共价键,一般形成离子键,故A正确;
B.由离子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则只有阴、阳离子间才能形成离子键,故B正确;
C.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升温不能加快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的速率,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铁,则FeCl2不能通过两种单质化合反应制得,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反应速率等,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物质的性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上图所示.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填空:
(1)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CO2)②碳酸钠(Na2CO3)③食盐水 ④钠(Na),请用序号完成下列填空:上述四种物质中单质是④;氧化物是①;盐类是②;属于电解质的是②;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
(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 的CO20.5mol,0.5NA个CO2
(3)检验NaCl样品中是否含KCl应选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
B.元素T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可能是强碱
C.Q的原子半径比T小
D.W和Q的原子序数相差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装置闭合电键K时,电流计A的指针将发生偏转.试回答:

(1)丙池是电解池(填“原电池”或“电解池”),甲中a极电极名称是负极,丙中c极电极名称是阳极;
(2)乙中Cu极的电极反应是Cu2++2e-═Cu,若电路中有0.02mol电子通过,则甲中a电极溶解的质量为0.65g;
(3)闭合电键K一段时间后,丙池中生成二种气体和一种碱,则丙池中发生的总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4)如果要给丙中铁片上镀上一层Cu,则丙池应作何改进把C电极换成Cu电极,把NaCl溶液换为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OH-?+H+=H2O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 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图1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 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2I-+2H++SO42-
该操作将I2 还原为I-的目的是使四氯化碳中的碘进入水层
(2)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      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华或防止碘进一步被氧化);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NaOH溶液.
(4)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溶液,加入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I-,否则不含I-
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淀粉试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废水中含有IO3-,否则不含IO3-..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 溶液、Na2SO3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CuS中含有少量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以该CuS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流程如下:
已知:CuS在焙烧过程中,有 Cu2S、CuO•CuSO4、CuSO4、CuO生成,转化顺序为:
CuS$\stackrel{Ⅰ}{→}$Cu2S$\stackrel{Ⅱ}{→}$CuO•CuSO4$\stackrel{Ⅲ}{→}$CuSO4$→_{760}^{Ⅳ}$CuO
(1)请写出CuS在焙烧过程中第Ⅰ阶段的反应方程式:2CuS+O2$\frac{\underline{\;加热\;}}{\;}$Cu2S+SO2
(2)在酸溶液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3)在实验室中完成系列操作A,需要用到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的b(填字母).
(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3装置,模拟CuS在焙烧第Ⅳ阶段的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中有SO2和O2,已知:浓硫酸可吸收SO3气体.
①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B→D→A→D→C→E(填装置字母代号,有的装置可重复使用),装置连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置B的作用是制得二氧化碳气体,排除装置内空气,装置E中所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③能说明第Ⅳ阶段所得气体有SO2和O2的现象是C中产生白色沉淀.
④若原CuS样品的质量为12g,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在750℃左右持续加热,待样品充分反应后,石英玻璃管内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4g,则原样品中CuS的质量分数为80%(假设各阶段铜元素均无损失,杂质也不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OH)3溶于HI溶液中:Fe(OH)3+3H+═Fe3++3H2O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Fe3O4+8H+═Fe3++2Fe2++4H2O
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MnO4-+3Fe2++4H+═MnO2↓+3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