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下图为氢能产生与利用的途径
(1)上图中4个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有_____________。
A.2种B.3种C.4种D.4种以上
(2)电解过程要消耗大量电能,而使用微生物作催化剂在阳光下即可分解
以上反应的△H1_____________△H2 (选填“>"、“<”或“=”)。
(3)已知H2 O(1)→H2 O(g)△H= +44 mol·L-1,依据右图能量变化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能利用需要选择合适的储氢材料
①镧镍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吸收氢气形成氢化物:LaNi5(s)+3H2(g)LaNi5H6(s) △H<0,欲使
LaNi5H6 (s)释放出气态氢,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改变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总反应:2C7 H8+6 H2O(1)2C7 H14+3O2 (g)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X为_________,电极A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Cl2+Fe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西平遥中学等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练兵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92g的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NA
B.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
C.0.25mol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NA
D.在KIO3+6HI=KI+3I2+3H2O反应中,每生成3mol碘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NA说法错误的是
A.22 g 2H218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11.2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C.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0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 NA
C.1 mol碳烯(∶CH2)所含的电子数目为6 NA
D.T ℃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为10-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25 ℃时,BaCO3的溶度积Ksp=2.58×10-9,BaSO4的溶度积Ksp=1.07×10-1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 ℃时,当溶液中c(Ba2+)·c(SO42-)=1.07×10-10时,此溶液为BaSO4的饱和溶液
B.25 ℃时,在含有BaCO3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滴入少量Na2SO4溶液后有BaSO4沉淀析出,此时溶液中c(CO)∶c(SO)≈24.11
C.因为Ksp(BaCO3)>Ksp(BaSO4),所以无法将BaSO4转化为BaCO3
D.在饱和Ba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可使c(Ba2+)减小,BaCO3的溶度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5NA
B.密闭容器中2mol NO与1mol 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D.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外界其他条件相同,不同pH条件下,用浓度传感器测得反应2A+B=C+D中产物D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 =8.8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不变
B.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pH越小,D的浓度越大
C.为了实验取样,可以采用调节pH的方法迅速停止反应
D.减小外界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