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反应3S +6KOH=K2SO3 +2K2S +3H2O 中,作还原剂和作氧化剂的硫原子个数比为
A.1:2 B.2:1 C.1:1 D.3: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不溶于水
B.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热值较大
C.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D. 蛋白质遇浓硝酸,微热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氯化钠晶体和二氧化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关于两种晶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种晶体均以分子间作用力按一定规则排列组成
B. 构成两种晶体的微粒均是原子
C. 两者的硬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与微粒间的作用力都有密切关系
D. 两种晶体均属于离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合金相对于金属单质,其硬度更大、熔沸点更高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过氧化钠可以用在潜艇和呼吸面罩中作供氧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B中装的是无水硫酸铜)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若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氧化剂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
B.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C.氧化剂不足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该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试剂。
(6)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①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只写第一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此时水的离子积Kw=1×10-14 B. 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C. 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c(Na+)=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a电极的反应为:3CO2+16H+-18e-=C3H8O+4H2O
C.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D. 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______
(2)在①~12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均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⑦的单质和⑧的单质状态不同
b.⑧的氢化物比⑦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⑦和⑧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与元素③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跟它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
(6)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可以与⑧形成一种AB4型的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的是
操作 | 结论 | 现象 | |
A |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气泡生成 | 非金属性Cl>S |
B | 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X一定是 |
C | 向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滴入溶液 | 溶液变黄色 | 氧化性 |
D |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然后通入加热 | 先无明显现象,通入加热后变蓝 | 氧化性:稀硫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