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A、B两容器容积固定且相同,相同温度下,分别向处于真空的两容器内充气.A充入1molO2和1molNO;B中充入2moLH2S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两容器中的气体压强相同B.最终两容器中的气体密度相同
C.A中反应时有2NA个电子转移D.最终A中气体物质的量为1.5mol

分析 A充入的1molO2和1molNO发生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反应后还剩余0.5mol氧气,且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1.5mol;B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
A.最终A、B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压强不相等;
B.密度ρ=$\frac{m}{V}$,两容器的体积相等,但气体的总质量不相等,则密度不相等;
C.1molNO完全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转移了2mol电子;
D.根据分析可知,A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1.5mol.

解答 解:A充入的1molO2和1molNO发生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反应后还剩余0.5mol氧气,且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1.5mol;B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
A.容器的容积固定,则压强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两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压强不相等,故A错误;
B.A充入1molO2和1molNO的总质量为:32g+28g=60g,B中1mol硫化氢的质量为34g,根据ρ=$\frac{m}{V}$可知,容器容积相等,但气体的总质量不相等,所以密度不相等,故B错误;
C.A中1molNO完全反应消耗0.5mol氧气生成1mol二氧化氮,转移了2mol电子,反应时有2NA个电子转移,故C正确;
D.由于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小于1.5mo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D为易错点,注意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药物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1H20O3Cl2
B.醚键上的氧原子至少与另外11个原子共面
C.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胶体遇到强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Fe(OH)3胶体中,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逐渐溶解,则该溶液是(  )
A.1mol•L-1 NaOH溶液B.2 mol•L-1HCl溶液
C.3 mol•L-1 NaCl溶液D.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2NO(g)+O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NO、O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2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隐含的反应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2)实验II中,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用氧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25mol•L-1•min-1
(3)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该反应是吸(填“吸”或“放”)热反应.
(4)若实验Ⅰ中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由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组成的NO2与O2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反应将向向正反应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5)NO2、NO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近年来人们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之反应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如: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融熔K2CO3为电解质,则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NO2+4CO2+8e-=N2+4CO32-或6NO2+12CO2+24e-=3N2+12CO32-
(6)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发生如下反应Al3++3NH3•H2O?Al(OH)3↓+3NH${\;}_{4}^{+}$,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沉淀已完全.已知当溶液中Al3+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4.7,则Al(OH)3的溶度积常数为1.25×10-33mol4•L-4(已知: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长期存放的Na2SO3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无水Na2SO3被氧化的程度,进行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①甲同学选择的试剂a可以是A(填序号).
A.盐酸酸化后的氯化钡    B.硝酸酸化后的氯化钡    C.氢氧化钡
②判断试剂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化钡过量.
③操作Ⅱ名称是洗涤.
④Na2S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m-\frac{142}{233}n}{m}$×100%.
(2)乙同学准确称量Na2SO3样品m g,并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①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P从导管左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生成SO2全部进入D中,完全吸收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H+=SO2↑+H2O.
③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中的水蒸气.
④若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差为n g,则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126n}{64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常压下,24m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剩余气体体积为3ml,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可能是(  )
A.1:16B.16:1C.17:7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
化学式NH3•H2OHCNCH3COOH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Kb=1.77×10-5Ka=4.93×10-10Ka=1.76×10-5Ka1=4.30×10-7
Ka2=5.61×10-11
(1)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上表中给出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从中可以判断: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N.
(2)盐类水解程度的强弱同样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有一定联系,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有等浓度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c.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填溶液前序号)
②浓度相同的NaCN溶液与CH3COOK溶液相比,c(Na+)-c(CN-)>c(K+)-c(CH3COO-).(填“>”、“<”或“=”)
③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填“酸”、“碱”或“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NH4++H2O?NH3•H2O+H+
④室温下,若将0.1mol•L-1盐酸滴入20mL 0.1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H3•H2O、NH4Cl
⑤NH4HCO3溶液呈碱性(填“酸”、“碱”或“中”)
(3)结合表中数据,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CO2=HCN+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
A.0.22 g CO2B.3.6 g H2OC.3.2 g O2D.73 g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X、Y、Z、R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1,Y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nnpn,Z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中p能级与所有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R原子M电子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1)Z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化合物X2Z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属于V形.
(2)Y2X2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分子中有3个σ键、2个π键;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RZ43-离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6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