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品红溶液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原因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用CH3COOH(电离吸热)代替稀盐酸或稀硫酸,则反应后所测温度偏低(回答“偏高”“偏低”“无影响”)
(3)方案三: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他们认为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证明发生了放热反应.
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没打开分液漏斗上部塞子.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的是否合理?不合理(“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若合理,此空不回答)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引起的.

分析 (1)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2)CH3COOH的电离吸热,则测定最高温度偏低;
(3)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则
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可能上部塞子没有打开;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不合理,因溶液的加入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气体被压入洗气瓶中.

解答 解:(1)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品红溶液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原因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2)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而CH3COOH的电离吸热,则用CH3COOH代替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后所测温度温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3)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没打开分液漏斗上部塞子,
故答案为:没打开分液漏斗上部塞子;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引起的,故答案为:不合理;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引起的.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中和反应中能量变化、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设计与压强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晶体类型).
(3)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Fe(CO)x(s)=Fe(s)+xCO(g).
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应生成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金属键、极性共价键.
(4)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1mol 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5)铜晶体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4s1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12.
(6)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空心圆代表M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与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N_A}×ρ}}}}$cm(只写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碳原子的2p轨道上有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从手册上查得:H-H、Cl-Cl和 H-Cl的键能分别为436、243和431kJ•mol-1,请用此数据,请求出生成1molHCl时放出的热量为91.5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已知SO2(g)+$\frac{1}{2}$O2(g)?SO3(g)△H=-98.30kJ/mol,现将4molSO2与一定量O2混合后充分反应,当放出314.56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并探究反应后生成物的一系列性质.

(1)图甲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图甲I为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图甲II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写出硬质玻璃管B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3)为了验证硬质玻璃管B中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是H2,还需从图乙中选择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连j,f连b,c连h.(填下列装置的接口字母)
(4)反应后,将图甲II装置中硬质玻璃管B内的全部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60mL1mol/L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不显血红色,写出此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Fe+2H+=Fe2++H2↑、Fe+2Fe3+=3Fe2+.反应前硬质玻璃管B中加入Fe粉的质量为1.6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所给的10种元素,完成下列各小题.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CNO
3NaMgSiSClAr
4Ca
(1)第3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钠(填元素名称);
(2)S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第3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化学式);
(4)C、N和O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的是O<N<C;
(5)第3周期中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Cl;
(6)Si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氧化物化学式是SiO2
(7)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它的一个用途是发生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写出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8)N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是NH3,它和HCl相遇后的现象是有白烟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中的碳原子的轨道杂化属于sp的是(  )
A.甲烷B.乙烯C.D.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完美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长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frac{\underline{\;点燃\;}}{\;}$2CO2↑+3N2↑+4H2O
(2)该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