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已知:甲苯的熔点为-95℃,沸点为110.6℃,易挥发,密度为0.866g/cm3
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在25℃和95℃下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0.344g和6.8g.
Ⅰ.【制备产品】将30.0mL甲苯和25.0mL 1mol/L高锰酸钾溶液在100℃下反应30min,装置如图1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冷凝管,A的进水口为a(填“a”或“b”).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甲苯顺利滴入三颈烧瓶.
(2)在本实验中,三颈烧瓶最合适的容积是B(填字母).
A.50mL    B.100mL     C.250mL     D.500mL
Ⅱ.【分离产品】该同学设计如图2流程分离粗产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
(3)操作Ⅰ的名称是分液;含有杂质的产物经操作Ⅱ进一步提纯得无色液体甲苯,则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固体,配成100mL甲醇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24.0024.1022.4023.90
(4)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
(5)从白色固体B中得到纯净的苯甲酸的实验方法是:重结晶.

分析 (1)根据仪器构造A为冷凝管;逆流的冷却的效率高,下方为进水口;支管连接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方,使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方的压强相等,便于甲苯顺利滴入三颈烧瓶;
(2)30.0mL甲苯和25.0mL 1mol/L高锰酸钾溶液,总共55mL液体,据此选择三颈烧瓶的规格;
(3)依据流程经过操作Ⅰ得到有机相和水相,说明为分液,通过物质沸点差异从有机相中获得甲苯的方法为蒸馏;
(4)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读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实际用掉的溶液的体积,据此判断;根据苯甲酸纯度=$\frac{苯甲酸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计算纯度;
(5)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择重结晶得到纯净的苯甲酸.

解答 解:(1)根据仪器构造仪器A为冷凝管,由逆流的冷却的效率高的原理可知,进水口应在冷凝管的下方a处,支管连接了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方,使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方的压强相等,便于甲苯顺利滴入三颈烧瓶;
故答案为:冷凝管;a;平衡压强,使甲苯顺利滴入三颈烧瓶;
(2)本实验中用到的液体30.0mL甲苯和25.0mL 1mol/L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约为55mL,所以选择100mL的三颈烧瓶;
故答案为:B;
(3)由流程知操作Ⅰ是有机相甲苯与水相分离,用分液方法得到;操作Ⅱ是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
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4)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读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实际用掉的溶液的体积,所以测定结果偏小;第三次实验数据相差太大,舍去,则消耗氢氧化钾的体积为$\frac{24.00+24.10+23.90}{3}$mL=24.00mL,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物质的量相同,苯甲酸纯度=$\frac{2.4×1{0}^{-3}mol×4×122/mol}{1.22g}$×100%=96%;
故答案为:偏小;96%;  
(5)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择重结晶得到纯净的苯甲酸;
故答案为:重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实验分析判断,涉及仪器,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样品纯度的计算,注意答题时从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如图所示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b.下列a与b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NO2和H2OB.SO2和NaOH溶液
C.NH3和H2OD.H2、O2混合气体与饱和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可用于鉴别AlCl3 、MgCl2、NH4Cl、NaCl 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
A.氨水B.HClC.NaOHD.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乙  
 丙 丁 戊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乙
C.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丙>丁>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写出仪器X的名称分液漏斗.
(2)加入药品前,检查Ⅰ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C处橡皮管,然后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好.
(3)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4)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5)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的原因是氯气中的水蒸气,为达到预期现象,应如何改进装置在Ⅱ和Ⅲ之间可加浓硫酸干燥装置,来干燥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实验室可利用乙二醇、铜或铜的化合物制备乙二醛,右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试管C中装有水(加热装置未画出).试回答:
(1)两套装置中的A、B处都需加热,A处用水浴加热,主要优点是试管受热均匀;产生的气流平稳均匀.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B管处装铜粉,则通入A管的X是空气(或氧气),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2OH+O2$→_{△}^{Cu}$OCH-CHO+2H2O.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氧化铜,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2OH+2CuO$\stackrel{△}{→}$2Cu+OCH-CHO+2H2O.
(4)实验结束后,取C试管中的溶液滴入新制备的银氨溶液中并采用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有银镜生成,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OCH-CHO+4Ag(NH32OH$\stackrel{△}{→}$H4NOOC-COONH4+4Ag↓+6NH3+2H2O.
(5)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的活塞,再撤去酒精灯,试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Be(OH)2是两性的,跟强酸反应时生成Be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Be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
积的BeCl2、Mg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
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
A.⑤③①B.②③④C.③⑤④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NaOH+Al(OH)3═Na.向集满 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 NaOH 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CO2+2OH-═CO32-+H2OB.Al2O3+2OH-+═2 AlO2-+H2O
C.Al3++4OH-═AlO2-+2H2OD.2 Al+2OH-+6H2O═2 AlO2-++3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C.都是碱性氧化物D.焰色反应的颜色都是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