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1)某化学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限选试剂:KBr溶液、KMnO4、浓盐酸、浓硫酸

装置a、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浓盐酸、KBr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棕黄色;此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无尾气处理装置.
(2)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图2中画出向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的过程中,析出I2的物质的量与KIO3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3)已知CN-离子、SCN-离子和Cl-离子有相似之处,氰分子(CN)2和硫氰分子(SCN)2的性质与Cl2也有相似之处,且常温常压均为气体,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MnO2和HSCN的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MnO2+4HSCN(浓)=Mn(SCN)2+(SCN)2↑+2H2O
②(CN)2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N)2+2OH-=CN-+CNO-+H2O
(4)已知H2O2是二元弱酸、请写出H2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式Ca(HO22

分析 (1)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要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需用KMnO4将Cl2氧化出,用Cl2将Br2氧化出,据此分析;根据反应来分析现象;由于氯气、溴蒸汽有毒,故应有尾气处理;
(2)还原性HSO-3>I-,首先发生反应:2IO3-+6HSO3-═2I-+6SO42-+6H+,HSO3-反应完毕,继续加入KIO3,由于氧化性IO-3>I2,再发生反应:IO3-+6H++5I-=3H2O+3I2,由反应可知,可知NaHSO3完全反应需要3mol×$\frac{2}{6}$=1molKIO3,而n(I2)达到最大值时,由IO3-+6H++5I-=3H2O+3I2可知,此时共加入1.2molKIO3,生成I2为0.2mol×3=0.6mol,以此来解答;
(3)根据MnO2和盐酸的反应和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类推反应;
(4)H2O2与Ca(OH)2作用形成酸式盐为Ca(HO22,同时生成水.

解答 解:(1)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要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需用KMnO4将Cl2氧化出,用Cl2将Br2氧化出,故a中应放浓盐酸,c中放KMnO4溶液,通过KMnO4能将浓盐酸中的Cl-氧化为Cl2可证明氧化性KMnO4>Cl2;d中放KBr溶液,通过Cl2与KBr溶液反应置换出Br2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
由于c中有氯气生成,即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在d中氯气将KBr溶液氧化为单质溴,溶液变为棕黄色.由于氯气、溴蒸汽有毒,故应有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浓盐酸;KBr溶液;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棕黄色;无尾气处理装置;
(2)还原性HSO-3>I-,首先发生反应:2IO3-+6HSO3-═2I-+6SO42-+6H+,HSO3-反应完毕,继续加入KIO3,由于氧化性IO-3>I2,再发生反应:IO3-+6H++5I-=3H2O+3I2,由反应可知,可知NaHSO3完全反应需要3mol×$\frac{2}{6}$=1molKIO3,而n(I2)达到最大值时,由IO3-+6H++5I-=3H2O+3I2可知,此时共加入1.2molKIO3,生成I2为0.2mol×3=0.6mol,则图象为,故答案为:
(3)①由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可知MnO2和HSC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SCN(浓)=Mn(SCN)2+(SCN)2↑+2H2O;
故答案为:MnO2+4HSCN(浓)=Mn(SCN)2+(SCN)2↑+2H2O;
②由Cl2+2KOH=KCl+KClO+H2O可知,(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则(CN)2与K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KOH=KCN+KCNO+H2O,离子方程式为(CN)2+2OH-=CN-+CNO-+H2O;
故答案为:(CN)2+2OH-=CN-+CNO-+H2O;
(4)H2O2为二元酸,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则H2O2与Ca(OH)2作用形成酸式盐为Ca(HO22,同时生成水;
故答案为:Ca(HO2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信息及离子的还原性与反应的关系即可解答,(2)中注意优先氧化为学生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A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lmolA最多能与5mol氢气发生反应,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C.1mol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D.A既能与羧基反应,又能与醇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X.Y、Z、M、N五种物质中,X、Y、Z中均含有钠元素,X和M都是常见的单质,N是水,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X只是钠B.Y只是Na2OC.Z只是NaOHD.M可能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
①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填“能”与“不能”);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d(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
c.c(CO)=c(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表两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H2
1650421.66
2900210.43
①该反应为放(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已知80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若用2molCO和5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
A.此时水的转化率为71.4%
B.此时CO2的体积分数为20.4%
C.若再向容器内通入5mol H2O,则达到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升高
D.若从容器内移走5mol H2O,则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向500mL NaOH溶液中投入21.6g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C.ⅠA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实验室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500mL容量瓶.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2.0g.称量NaOH固体需注意选择用小烧杯盛装NaOH固体.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
(5)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混合物只用分液漏斗无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B.植物油和水
C.四氯化碳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应量取盐酸体积2.1mL,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杯、250mL容量瓶.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必需仪器.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
⑥容量瓶上标有的是温度、容量、刻度线
a.①③b.①④c.③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