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与生活、医疗、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胆矾--FeSO4•7H2OB.钡餐--BaCO3
C.明矾--KAl(SO42D.生石膏--CaSO4•2H2O

分析 A.胆矾为无水硫酸铜;
B.钡餐为硫酸钡,不是碳酸钡;
C.明矾中含有12个结晶水;
D.生石膏为含有2个结晶水的CaSO4

解答 解:A.FeSO4•7H2O为绿矾晶体,胆矾晶体为含有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硫酸铜正确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故A错误;
B.钡餐为硫酸钡,其正确的化学式为:BaSO3,故B错误;
C.明矾中含有结晶水,其正确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C错误;
D.生石膏为含有2个水的硫酸钙,其化学式为:CaSO4•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物质组成、名称、俗名与化学式的关系即可解答,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图: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AlO2-、OH-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0.3 mol.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3O2↑+4Al.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NaHCO3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mol/L,则CrO42-的浓度是0.01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0°C20°C40°C60°C80°C
NaCl35.736.036.637.338.4
KCl28.034.240.145.851.3
K2SO47.411.114.818.221.4
K2Cr2O74.712.326.345.673.0
Na2Cr2O7163183215269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向滤液③中加入稀盐酸和KCl固体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氢氧化铜可溶于氨水说明氢氧化铜是两性氢氧化物
D.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氧空洞D.光化学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0246810
V(O2)/mL0.09.917.222.426.5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
B.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C.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D.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配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铜的水溶液中,铜离子实际上主要以四水合铜离子的形式存在
B.氯化银沉淀能溶于氨水,说明有的配合物(或配离子)很稳定
C.金属离子都能作为中心离子,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都可作配体
D.硫氰合铁(III)离子呈血红色,由此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用H2O2氧化水中的I-:2I-+2H++H2O2=I2+2H2O
B.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C(g)+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C.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SO2+NaOH=NaHSO3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脱硫:2CaCO3+2SO2+O2═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Mg-AgCl电池是一种用海水激活的一次电池,装置如图,其反应原理可表不为:Mg+2AgCl=MgCl2+2A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
B.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gCl+2e-=2Ag+2Cl-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6
(2)用轨道表示式表示Fe3+的3d电子的排布情况
(3)Fe(OH)3在碱性介质中与NaClO反应生成Na2FeO4和NaCl,ClO-的电子式是,Fe(OH)3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硫酸亚铁制备中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铁屑上的油污.
(5)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铁耗尽会使亚铁离子被氧化Fe3+
(6)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洗涤晶体中混有的稀硫酸,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