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 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
(4)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 ,
作用是 。
(5)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操作的目的是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SiCl4的装置示意图。
物质 | SiCl4 | AlCl3 | FeCl3 |
沸点/℃ | 57.7 | - | 315 |
熔点/℃ | -70.0 | - | - |
升华温度/℃ | - | 180 | 300 |
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装置D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装置C中的试剂是 ; 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 。
(3)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SO;假设2:既无SO也无ClO-;假设3: 。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有:3 mol/L H2SO4、1 mol/L NaOH、0.01 mol/L KMnO4、溴水、淀粉-KI、品红等溶液。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
序号 | 操 作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 溶液 | 若溶液褪色 | 则假设1成立 |
若溶液不褪色 | 则假设2或3成立 | ||
② | 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 溶液 | 若溶液褪色 | 则假设1或3成立 |
若溶液不褪色 | 假设2成立 | ||
③ | 向c试管中滴加几滴 溶液 |
| 假设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来水常用Cl2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Ag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的仪器需要插入液面下的是
A.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B.制备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
C.制蒸馏水时,控制温度所用的温度计
D.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里滴加稀硫酸所用的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
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时,向pH=12的Ba(OH)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出现红
色,该溶液应该是( )
A.pH=2的硫酸溶液 B.pH=2的醋酸溶液
C.0.05mol/L盐酸溶液 D.0.05mol/LNa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D、E、G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Y、D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层数与未成对电子数均相等;D、E属于同族元素,G的单质和ED2化合物均具有漂白性;R元素的M层全满,N层只有1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______区元素,Y、Z、D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2)X3D+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该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
(3)向RED4的水溶液中加入ZX3的水溶液至过量,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向RG2的水溶液通入ED2,产生白色沉淀RG,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