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
(3)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其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Cl2,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Br+Cl2=2NaCl+Br2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②为F,③为Na,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Cl,⑧为Ar,⑨为K,⑩为Br.
(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2)F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上述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故氢氧化钾的碱性最强;
(3)氢氧化铝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属于两性氢氧化物;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5)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减弱,可以根据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证明.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②为F,③为Na,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Cl,⑧为Ar,⑨为K,⑩为Br.
(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上述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故答案为:F;
(2)F元素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上述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故KOH的碱性最强,
故答案为:HClO4;KOH;
(3)Al(OH)3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与水,属于两性氢氧化物;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Al(OH)3+OH-=AlO2-+2H2O;
(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答案为:Na;
(5)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所以氯气的活泼性强于溴单质,可以通过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来证明,反应方程式为2NaBr+Cl2=2NaCl+Br2
故答案为:Cl2;2NaBr+Cl2=2NaCl+Br2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掌握金属性、非金属强弱比较实验事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的分子中均含甲基,将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其实验记录如下:
NaOH溶液银氨溶液新制Cu(OH)2
悬浊液
金属钠
X中和反应无现象溶解产生氢气
Y无现象有银镜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氢气
Z水解反应有银镜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无现象
W水解反应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X:CH3CH2COOH,Y:CH3CHOHCHO,Z:HCOOCH2CH3,W:CH3COOCH3
(2)①Y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Z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CH2CH3+NaOH$\stackrel{△}{→}$HCOONa+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C中白色沉淀是BaSO4,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还原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HSO3溶液.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Z位于相邻周期,X形成的常见含氧酸能氧化氢后金属,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常见氢化物水溶液显弱碱性
B.组成为HZO的物质结构式为H-Z-O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Z>X>Y
D.简单离子半径: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K4[Fe(CN)6]强热可发生反应:3K4[Fe(CN)6]$\frac{\underline{\;高温\;}}{\;}$2(CN)2↑+12KCN+N2↑+Fe3C+C
(1)基态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组成K4[Fe(CN)6]的几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Fe>K,K4[Fe(CN)6]中配离子组成为[Fe(CN)6]4-
(2)(CN)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则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分子中含有σ键与π键数目比为3:4,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3)KCN沸点1497℃,熔点563℃,则其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与NaCN相比,熔点较高的物质是NaCN.
(4)碳可形成多种单质,下图是碳的三种单质与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

①若将10nm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粒子在相同条件下分散到水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后者的稳定性强于前者,可能的原因是氧化石墨烯可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石墨烯不能.
②12g石墨烯含有的6元环有0.5NA,上述四种物质中,氧化石墨烯 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另外几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4:3;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X为氢(名称),Y为O(元素符号),Z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
③工业上制取单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1mol镁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失去电子分别为2NA和3NA
C.含NA个Na+的Na2O2溶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2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工业上用电石-乙炔生产氯乙烯的反应如下:
CaO+3C$\stackrel{2200℃-2300℃}{→}$CaC2+CO
CaC2+2H2O→CH≡CH+Ca(OH)2      
 CH≡CH+HCl$→_{140℃-200℃}^{HgCl_{2}}$CH2=CHCl
电石-乙炔法的优点是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而且不依赖与石油资源.
电石-乙炔法的缺点是:反应温度高,能耗大、使用的催化剂毒性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津港爆炸案中对剧毒的氯化钠(NaCN)喷洒双氧水消毒,是利用了双氧水的氧化性
B.碳酸钙分解、氢氧化钡晶体和氧化铵固体反应,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D.屠呦呦女士利用乙醚萃取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人类防治疟疾作出了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