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一定能反映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B.v>v
C.反应物浓度降低D.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减少

分析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但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C、两种反应物的反应,反应物的浓度是可以升高的;
D、平衡正向进行,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可以增大.

解答 解;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物质的量分数不一定增大,如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增大氧气的量很多时生成三氧化硫物质的量分数可能减小,故A错误;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一定存在v>v,故B正确;
C、两种反应物的反应,增大一种物质的量,反应物的浓度是升高的,故C错误;
D、两种反应物的反应,增大一种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可以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平衡移动原理和转化率的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和D,C和F为同一主族元素,A与B、A与G形成共价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3,G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E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形成的化合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七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族.
(2)由C、D形成的一种淡黄色固体的电子式.画出G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G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4)将两份足量的E单质分别加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和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3.
(5)由A、B、C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NH4NO3(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6)已知一包白色晶体的混合物,经元素分析仪分析,包含以上七种元素中的若干种,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固体2.37g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得到的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66g
②再取等质量的该固体溶于水,逐滴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和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白色晶体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NH42SO4、Al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葡萄酒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
(1)1.90g Na2S2O5最多能还原224mLO2(标准状况).
(2)0.5mol Na2S2O5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液pH=4.5.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所示.写出Na2S2O5溶解于水的化学方程式Na2S2O5+H2O=2NaHSO3;当溶液pH小于1后,溶液中H2SO3的浓度变小,其原因可能是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或亚硫酸被氧化.
已知:Ksp[BaSO4]=1×10-10,Ksp[BaSO3]=5×10-7.把部分被空气氧化的该溶液pH调为10,向溶液中滴加BaCl2使SO42-沉淀完全[c(SO42-)≤1×10-5mol•L-1],此时溶液中
c(SO32-)≤0.05mol•L-1
(3)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测定(已知:SO2+I2+2H2O=H2SO4+2HI):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馏出抗氧化剂成分.取馏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5mol•L-1标准I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I2溶液16.02mL.重复以上操作,消耗标准I2溶液15.98mL.计算葡萄酒样品中抗
氧化剂的残留量 (单位:mg•L-1,以SO2计算,请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微电解法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方法.在酸性、充入氧
气条件下的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有如下一些反应:
①O2+4H++4e-═2H2O
②O2+2H2O+4e-═4OH-
③4Fe2++O2+4H+═2H2O+4Fe3+
下列有关这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pH升高
B.铁做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Fe-2e-═Fe2+
C.处理、净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Fe(OH)3胶体,可净化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氮化铝(AlN)是一种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frac{\underline{\;高温\;}}{\;}$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中,N2是氧化剂,Al2O3是还原剂
B.在该反应中,每当生成2molAlN,N2失去6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O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反应生成4mol NH3(气)放出QkJ热量.现有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molN2和6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mol N2和3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2Q2=QB.Ql>2Q2C.Q1<2Q2D.Q1=2Q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反应2SO2 (g)+O2(g)?2SO3(g)△H<0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试根据此曲线判断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降低温度B.减小压强C.减小SO3的浓度D.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充入0.50mol  NO和0.25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 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t/s012345
n(NO)/mol0.500.350.280.250.250.25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D
A.υ(NO2=υ(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υ(NO)=2υ( O2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2)能使该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BC
A.适当升高温度     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1.01×105Pa时,4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
(2)3molNO2气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气体,放出138kJ热量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3)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frac{1}{2}$O2(g)=CO2(g)△H=-393.5kJ/mol.
(4)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放出285.8  kJ的热量,写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H2(g)+$\frac{1}{2}$O2(g)=H2O(l)△H=-285.8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