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为测定化合物Co(NH3)yClx(其中Co+3)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氯的测定:准确称取2.675g该化合物,配成溶液后用1.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且不再消失时,消耗AgNO3溶液30.00mL[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12×10-12]

AgNO3标准溶液需要放在棕色的滴定管中的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下口悬挂了一滴液体,会使得测定结果__(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的理由是__

2)氨的测定:再准确称取2.675g该化合物,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4___(填仪器名称)中,然后通过仪器3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1装置,产生的氨气被5中的盐酸吸收,多余的盐酸再用NaOH标准溶液反滴定,经计算,吸收氨气消耗1.00mol·L-1盐酸60.00mL

装置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如果没有6中的冰盐水,会使得测定结果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可知该化合物的组成为___

【答案】2AgNO32Ag+2NO2+O2 偏大 Ag2CrO4为砖红色,由Ksp可知AgCl的溶解度更小,当溶液中Cl-消耗完时,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三颈烧瓶 产生水蒸气,将装置B中产生的氨气全部蒸出 偏大 [Co(NH3)6]Cl3

【解析】

Co(NH3)yClxCo的化合价为+3NH30Cl-1,则x=3,通过实验测出NH3Cl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得出结果。

1)①AgNO3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AgNO2O2,发生的反应为:2AgNO32Ag+2NO2+O2↑,故答案为:2AgNO32Ag+2NO2+O2↑;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下口悬挂了一滴液体,使得V2读数偏大,导致滴定结果骗大,故答案为:偏大;

③一方面Ag2CrO4为砖红色,另一方面由Ksp(AgCl)=1.8×10-10Ksp(Ag2CrO4)=1.12×10-12可知,AgCl饱和溶液中c(Ag+)=mol/LAg2CrO4饱和溶液中c(Ag+)=×10-4mol/L,所以,AgCl的溶解度更小,当滴入AgNO3时溶解度小的沉淀先形成,当AgCl形成的差不多的时候,溶液中Cl-几乎沉淀完了,此时再滴AgNO3溶液就会立刻产生Ag2CrO4,即终点的时候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Ag2CrO4为砖红色,由Ksp可知AgCl的溶解度更小,当溶液中Cl-消耗完时,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2)图4为三颈烧瓶,装置A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将装置B中产生的氨气全部蒸出,如果没有6的冰盐水,HCl吸收氨气时可能形成倒吸,溶液中的HCl有一部分被倒吸,被反滴定的HCl的量就少,计算吸收氨气时的HCl就偏大,氨气的含量就偏大,故答案为:三颈烧瓶;产生水蒸气,将装置B中产生的氨气全部蒸出;偏大;

3)滴定Cl-时,2.675g样品消耗30mL 1.00mol·L-1AgNO3,所以n(Cl-)=n(Ag+)=1.00mol·L-1×30mL×10-3=0.03mol,测定氨时,2.675g样品消耗1.00mol·L-1盐酸60.00mL,所以n(NH3)=n(HCl)= 1.00mol·L-1×60.00mL×10-3=0.06mol,故n(Cl-):n(NH3)=0.03:0.06=1:2,由于化合物Cox(NH3)yClxCo的化合价为+3NH3的化合价为OCl的化合价为-1,所以x=3y=6,该化合物为:[Co(NH3)6]Cl3,故答案为:[Co(NH3)6]Cl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换对于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和研究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l)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纳米催化剂Na-Fe3O4HMCM-22的表面将CO2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图。

①过程Ⅰ能量__(填释放吸收

②已知:CO2(g)+H2(g)═CO(g)+H2O(g) H═+41kJmol-1

2CO2(g)+6H2(g)═C2H4(g)+4H2O(g) H═-128kJmol-1

3CO2(g)+9H2(g)═C3H6(g)+6H2O(g) H═+157.5kJmol-l

C2H4(g)+C3H6(g)+H2(g)═C5H12(异戊烷,g) H=+267.6kJmol-1

5CO(g)+11H2(g)═C5H12(异戊烷,g)+5H2O(g)H=__kJmol-1

2)一种铜版画雕刻用的酸性蚀刻液的有效成份是CuCl2,蚀刻反应为:Cu2++Cu+6Cl-═2CuCl32-。工业上用电解法将CuCl32-转化为Cu2+,使蚀刻液再生并回收金属Cu。装置如图(电极不参与反应)。

①再生的CuCl2蚀刻液为流出液__(填“a”“b”)。

②写出N极的电极反应:__

③装置中使用___离子交换膜(填)。若电解池工作前,阴极室和阳极室中电解液质量相等,当转移0.1mol电子,流出液未流出时,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差为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假设每摩尔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D.CH3COOCH2CH3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测定Na2SO3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S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1)小明同学用图中的发生、收集装置。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稀硫酸应置于____中(填);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代替,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___C连接F;(填写接口的编号)

2)小李同学用沉淀法测定Na2S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

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操作之前,为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 设计如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

A.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B.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BaCl2,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C.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小丽同学经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温度均为100℃),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01 mol/LNaOH溶液pH9

B.0.1 mol/LH2SO4溶液pH1

C.0.005 mol/LH2SO4溶液与0.0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NaOH溶液5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6H14O5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 ⑤1mol 该有机物与NaOH反应时最多消耗4mol NaOH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6molH2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HN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放出气泡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

0.1mol·L -1HNO2溶液中,c(H)0.015mol·L-1

⑤相同浓度时,HNO2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⑥取0.1mol·L -1HNO2溶液200mL,加水至体积为2LpH>2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C.图丙表示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生成的胶体能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该装置中的铁片可用铝片代替

D.图丁表示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t1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