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Ⅳ、Ⅴ、Ⅵ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发生装置I,用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若用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制取氯气,应选用发生装置Ⅲ.
(3)若选用Ⅳ为氯气的收集装置,应该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该棉花团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湿,其作用是防止氯气逸出污染空气
(4)若选用Ⅴ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A口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是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分析 (1)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且加热原理,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
(2)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加热原理;
(3)根据氯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注意氯气有毒,不能使氯气逸出污染空气;
(4)利用氯气的密度选择排空气的方法;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碘遇淀粉变蓝色.

解答 解:(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是固液混合加热型,所以选择Ⅰ装置;在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Ⅰ;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KMnO4与浓盐酸的反应是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的,所以应选择Ⅲ装置,故答案为:Ⅲ;
(3)氯气有毒,逸出会污染大气,所以不能让氯气逸出;氯气和水能反应是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是酸,都能和碱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防止氯气逸出污染空气;
(4)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A为进气口;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所以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且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检验是否收集满了氯气,
故答案为:A;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B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及装置,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气体的制备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00mL 0.1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0l NA
B.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1 molO2,转移电子数目为2 NA
C.某密闭容器中有2mo1SO2和1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NA
D.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以铁为阳极,以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1mol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B.2.5 molC.3.5molD.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电子总数B.原子总数C.质量D.质子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 Mg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11.2 L水所含的原子数为1.5 NA
C.在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D.0.1mol/LK2SO4溶液含有 K+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配置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BCD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下表所示将a溶液逐滴加入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下列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选项ab试管中现象离子方程式
A硫酸KI淀粉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4H++4I-+O2═2I2+2H2O
B稀盐酸Na2CO3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CO32-+H+═HCO3-
HCO3-+H+═H2O+CO2
C稀盐酸Na2SiO3产生白色胶状物2H++SiO32-═H2SiO3(胶体)
D硫酸滴有酚酞的Ba(OH)2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2++OH-+H++SO42-═BaSO4↓+H2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液化、分馏,与碳反应后除去CO2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煤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3)设备B的名称冷凝塔或冷凝器;
(4)设备C的作用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1的5种溶液的pH:
溶质CH3COONaNaHCO3Na2CO3NaClONaCN
pH8.89.711.610.311.1
①上述溶液中的阴离子CH3COO-、HCO3-、CO32-、ClO-、CN-,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O32-.(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根据表中数据,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B(填字母,下同);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A
A.HCN B.CH3COOH c.H2CO3 d.HClO
(2)现有常温下的6份溶液:
a.0.01mol•L-1的CH3COOH溶液;b.0.01mol•L-1HCl溶液;c.pH=13的氨水;d.pH=13的NaOH溶液;e.0.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f.0.01mol•L-1的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①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e(填字母,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cd;
②将b、d混合后所得溶液pH=12,则消耗b、d溶液的体积之比为9:2;
③将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c>d,e>f(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