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某电镀铜厂有两种废水需要处理,一种废水中含有CN-离子,另一种废水中含有Cr2O72-离子.该厂拟定如图所示的废水处理流程.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处理废水的流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氧化还原法.
(2)②?中使用的NaClO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ClO-+H2O?HClO+OH-
(3)?②中反应后无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
(4)?③中反应时,每0.4molCr2O72-转移2.4mol的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5)取少量待检水样于试管中,先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加入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且蓝色沉淀逐渐减少.请解释其原因待检水样中还有Cu2+,加碱发生Cu2++2OH-═Cu(OH)2↓,再加入Na2S溶液,CuS比Cu(OH)2更难溶,则发生Cu(OH)2(s)+S2-(aq)═CuS(s)+2OH-(aq).
(6)工业制烧碱的一种方法是先制得纯碱,而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简述先通足量氨气后通入CO2的理由只有先通入足量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后才能吸收大量CO2,否则就不能生成大量HCO3-

分析 (1)由转化图及图中的物质可知,NaClO、Cr2O72-离子都具有氧化性,则实现离子的转化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2)利用盐的水解来分析盐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3)CN-离子具有还原性、NaClO具有氧化性,利用氧化还原来分析,并注意无气体生成来判断生成物;
(4)利用每0.4molCr2O72-转移2.4mol的电子来计算被还原后Cr元素的化合价,再书写离子方程式;
(5)根据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及沉淀的转化来分析;
(6)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解答 解:(1)由图可知,将废水中的离子实现上述转化时,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则主要使用的方法为氧化还原法,
故答案为:氧化还原法;
(2)NaClO溶液呈碱性,是因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的,则离子反应为ClO-+H2OHClO+OH-
故答案为:ClO-+H2O?HClO+OH-;  
(3)碱性条件下,CN-离子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气体放出,则生成CNO-、Cl-离子,离子反应为CN-+ClO-═CNO-+Cl-
故答案为:CN-+ClO-═CNO-+Cl-
(4)每0.4molCr2O72-转移2.4mol的电子,设还原后C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0.4mol×2×(6-x)=2.4mol,解得x=+3,则离子反应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故答案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5)因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uS比Cu(OH)2更难溶,则加入Na2S溶液能发生沉淀的转化,
故答案为:待检水样中还有Cu2+,加碱发生Cu2++2OH-═Cu(OH)2↓,再加入Na2S溶液,CuS比Cu(OH)2更难溶,则发生Cu(OH)2(s)+S2-(aq)═CuS(s)+2OH-(aq);
(6)侯氏制碱法: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可得到碳酸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否则就不能生成大量HCO3-
故答案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只有先通入足量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后才能吸收大量CO2,否则就不能生成大量HCO3-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废水的转化,注重了化学与实际生产的联系,学生应学会利用物质的性质、元素的化合价、电子守恒等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冶炼铝.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需用1mol•L-1的NaOH溶液480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量筒、烧杯,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
(2)请写出溶解过程中加快溶解速率和提高浸出率的两点措施:适当升温,充分搅拌、延长溶解时间等.
(3)沉淀1的主要成份为:SiO2
(4)生成沉淀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OH-═Fe(OH)3↓.
(5)写出NaHCO3的一种用途作发酵粉或制纯碱.
(6)电解Al2O3制备Al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公式的是(  )
选项
A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B标况下气体的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C固体的体积固体的密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Fe2(SO43和 FeSO4的固体混合物(无结晶水)中,如果硫元素质量分数a% 则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
A.1.31a%B.2.25a%
C.(100-3a)%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稳定性:甲>乙         b.稳定性:甲<乙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至大的顺序为Si<C<N(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用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小热量散失.
②若大烧杯上改为盖薄铁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通过测定计算产生的热量为1.42kJ,请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aq)+NaOH(aq)=NaCl(aq)+H2O(l)△H=-56.8kJ•mol-1
(2)①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则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1
②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已知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则N2(g)+3H2(g)?2NH3(g)△H=-93kJ•mol-1
化学键H-HN-HN≡N
键能kJ•mol-14363919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不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D.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