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它们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B与F分别同主族,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1:1或2:1形成化合物;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形成化合物.
(1)写出只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两种盐的化学式:NaHCO3、CH3COONa.
(2)F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E与F电负性顺序为Na<Si,B与F第一电离能顺序为C>Si.

分析 A、B、C、D、E、F六种元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同主族,则A的原子序数最小,则A为H元素,A、E原子序数相差大于2,则E为Na;则B、C、D处于第二周期;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即D能显-1或-2价,所以D是O元素;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且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所以B是C元素,C是N元素;B与F同主族,所以F是Si元素.

解答 解:A、B、C、D、E、F六种元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E同主族,则A的原子序数最小,则A为H元素,A、E原子序数相差大于2,则E为Na;则B、C、D处于第二周期;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即D能显-1或-2价,所以D是O元素;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且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所以B是C元素,C是N元素;B与F同主族,所以F是Si元素.
(1)只含有H、C、O、Na四种元素的两种盐的化学式NaHCO3、CH3COONa等,
故答案为:NaHCO3、CH3COONa;
(2)F为S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E与F电负性顺序为Na<Si,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则B与F第一电离能顺序为 C>Si,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2;Na<Si;C>Si.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理解掌握元素周期律,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0.1mol•L-1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溶液中c(NH4+)增大
B.加入水时,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 增大
C.加入水时,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OH-)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发现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
(3)“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开旧化学键吸收(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4)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说明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室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1)如图a装置中盛装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b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2)装置c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0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实验后,装置d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Na2SO3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过c的气体不能过量,原因是若通入的SO2过量,则溶液显酸性,硫代硫酸钠会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自然界最强的酸.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B铝C氯
(2)元素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
(3)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A的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得到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5)C的单质可用于生产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6)向10mL浓度为1mol/L的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饱和一元醇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g,和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后,还原出16.2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一元醇也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
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醛
C.混合物中醇与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混合物中的一元醛是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或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开创性的成就使化学显微镜分辨率进入了纳米时代.
Ⅰ、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如图所示1中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NH4Cl和熟石灰作试剂来制取、收集干燥得的NH3.请选择装置并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befg(h)(填装置接口顺序).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则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ACE(填装置序号)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时NH3.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Ⅱ、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3)制备TiO2的常见方法:将TiO4水解产物加热脱水生成TiO2
已知常温下Ti(OH)4的Kap=7.94×10-54,测定TiCl4水解后溶液常温下的pH=2,则此时溶液中:c(Ti4+)=7.94×10-6mol•L-1
(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配置NH4Fe(SO42标准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如图2中的ac(填字母代号).
(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6)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g/mol)试样w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ol.则试样中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frac{cVM}{10w}$%
Ⅲ、(7)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优良性能.其颗粒大小一般在1~100mm之间,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Ⅰ、Ⅱ实验中所得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室温下向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逐滴加入HA溶液至20mL时,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B.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C.pH=7时,c(Na+)=c(A-)+c(HA)
D.该酸是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核素${\;}_{Z}^{A}X$可形成HmX型氢化物,则 a g HmX 含有(  )
A.$\frac{a}{A+m}(Z+m)$mol质子B.$\frac{a}{A}(Z+m)$mol电子
C.$\frac{a}{A+m}(A-Z+m)$mol中子D.$\frac{a}{A}$mmol Hm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