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行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OD.CO2的填充模型:

分析 A.图中为球棍模型;
B.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碳碳双键;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0+8=18,质量数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
D.CO2为直线结构,且C原子大于O原子.

解答 解:A.图中为球棍模型,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为比例模型,则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
B.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碳碳双键,则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0+8=18,质量数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则氧原子为18O,故C正确;
D.CO2为直线结构,且C原子大于O原子,则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的化学用语,为高频考点,把握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简式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ClB.HClC.NaOHD.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甲,乙两同学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Ⅱ.FeSO4+NO?Fe(NO)SO4(棕色)△H<0.
Ⅲ.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Ⅳ.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得100mL的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B
A.常温下铁和浓硝酸不反应
B.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C.反应需要催化剂
(2)甲的实验操作中通入CO2的主要目的是A
A.排除反应体系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B.将产生的气体压入后续装置吸收
C.维持系统内压强平衡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现象是AD
A.棕色溶液变浅绿色     B.棕色溶液变无色   C.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D.有无色气体逸出       E.产生红褐色沉淀
(4)乙认为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浓硝酸换成稀硝酸,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5)将A所得溶液稀释至500mL,取少量稀释后的溶液调节pH后,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另取稀释后的溶液25.00mL加入过量的KI固体,充分反应后pH至7左右,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25mo1/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16.00mL.(己知:I2+2S2O32-=2I-+S4O62-),则A中所得溶液的c(Fe3+)=0.16mo1/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1.7×10-5K1=4.3×10-7
K2=5.6×10-11
3.0×10-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2CO3、④NaClO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④>②>①(用各溶液的序号表示).
(2)25℃时,某实验小组同学欲证明盐酸的酸性强于醋酸,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B、E.
A.用PH计测定等浓度的两种溶液的PH.
B.将PH=3的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再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
C.取浓度均为0.1mol/L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滴加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D.测定PH=3的两溶液的导电性.
E.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3X?2Z
(2)反应开始至2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0.025mol/(L•min)
(3)在一定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的是C
A.X、Y、Z的浓度相等
B.X、Y、Z的分子数比为3:1:2
C.Z的生成速率是Y的生成速率的二倍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Y,同时生成3n mol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I.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_{170°C}^{浓H_{2}SO_{4}}$CH=CH2↑+C2H,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CO2、SO2和水蒸气,现拟图1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乙烯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成份.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则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为④③①②.
II.实验室利用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图下;CH2=CH2+Br2=BrCH2CH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浓硫酸把乙醇氧化为CO2等.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回答下列问题:
(l) A装置上方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便于漏斗内的液体是顺利滴下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反应生成的SO2等酸性气体;
(3)实验室制得的1,2-二溴乙烷的产量比理论值低的原因可能是A中的反应温度没有迅速升高到170℃;A中反应温度过高,乙醇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乙烯的量少或A中反应速率过快,导致乙烯的通入速率过快反应不充分;(写两种)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依据是1,2-二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
(5)若产物中有少量劃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泠却装置D,若用冰水冷却,则B中的实验现象为玻璃导管的液面会升高,甚至会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Fe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 mol CnH2n+2分子中含共价键数目为(3n+1)NA
C.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比为2:3
D.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酸及其盐具有强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甲酸是唯一能和烯烃发生加 成反应的羧酸,25℃时甲酸的电离常数为2.1×10-4

(1)利用光催化制甲酸原理如图一1所示:
①该装置能量转化方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②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
(2)另一种制取甲酸的机理如图2所示,Ru(OH)2在反应中的作用为催化剂,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frac{\underline{\;R(OH)_{2}\;}}{\;}$HCOOH.
(3)甲酸也可由甲醇氧化制取.在催化剂作用下,C0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2 (g)═CH30H(g).在恒温条件下,向2L的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2molH2合成甲醇.
①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填字母).
a.CO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CO和CH3OH浓度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CH3OH的生成速率与CO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从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平衡后保持原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1mol CH3OH(g),平衡向逆向(填“正向”或“逆向”)移动.达新平衡后CO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4)甲酸常温下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同时有NH4HCO3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Ag(NH32++2OH-→2Ag↓+HCO3-+NH4++3NH3+H2O.
(5)25℃甲酸与醋酸钠溶液反应:HCOOH+CH3COO-=HCOO-+CH3COOH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2,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为:K.(CH3COOH)=1.75×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含有 EGCG(表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物质具有抗癌作用,能使血癌(白血病)中癌细胞自杀性死亡,已知 EGCG 的结构式如图,有关 EGCG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EGCG 的分子式为 C22H18O11
B.EGCG 在空气中易氧化,其分子中含有 3 个手性碳原子
C.1molEGCG 最多可与含 9mol 氢氧化钠的溶液完全作用
D.EGCG 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还能和甲醛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