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主要成分为Cu2S和FeS2)制备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已知:Ksp[Cu(OH)2]=6.0×10-20,Ksp[Fe(OH)2]=1.6×10-14,Ksp[Fe(OH)3]=1.0×10-38
(1)写出FeS2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8SO2
(2)试剂X为过量铁粉,试剂Y为过量硫酸.
(3)溶液C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4)常温下,固体D、O2和稀硫酸混合后几乎不反应,而加少量溶液C随即发生反应.已知FeSO4对此反应起催化作用,则催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Cu+2Fe3+=2Fe2++Cu2+
(5)除杂时需加入双氧水,然后加入试剂Z以调节pH使得铁元素全部沉淀(含铁元素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试剂Z可以是CuO等,溶液的pH应≥3.

分析 工业废弃固体(主要成分为Cu2S和FeS2)灼烧得氧化铜和氧化铁及二氧化硫气体,所以E为SO2,固体A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中加入硫酸溶解,再加入过量的铁粉,得硫酸亚溶液和铜固体,过滤后得到溶液C为FeSO4溶液,固体B为铁、铜混合物,B中加入稀硫酸得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固体,所以固体D为Cu,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可得绿矾晶体,铜与稀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除杂后得硫酸铜溶液.
(1)FeS2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铁与二氧化硫;
(2)试剂X为Fe,试剂Y为硫酸;
(3)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操作;
(4)酸性条件下,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Cu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整个过程中亚铁离子起催化剂作用;
(5)除杂时需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再加试剂Z调节溶液pH以除去Fe3+,加入试剂Y要不引入新杂质且可以与氢离子反应;
根据Ksp[Fe(OH)3]=c(Fe3+)×c3(OH-)=1.0×10-38计算c(OH-),再根据水的离子积计算c(H+),溶液pH=-lgc(H+).

解答 解:工业废弃固体(主要成分为Cu2S和FeS2)灼烧得氧化铜和氧化铁及二氧化硫气体,所以E为SO2,固体A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中加入硫酸溶解,再加入过量的铁粉,得硫酸亚溶液和铜固体,过滤后得到溶液C为FeSO4溶液,固体B为铁、铜混合物,B中加入稀硫酸得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固体,所以固体D为Cu,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可得绿矾晶体,铜与稀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除杂后得硫酸铜溶液.
(1)FeS2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铁与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8SO2
故答案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8S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X为过量铁粉,试剂Y为过量硫酸,
故答案为:过量铁粉;过量硫酸;
(3)溶液C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酸性条件下,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Cu反应生成铜离子与亚铁离子,整个过程中亚铁离子起催化剂作用,则催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Cu+2Fe3+=2Fe2++Cu2+
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Cu+2Fe3+=2Fe2++Cu2+
(5)除杂时需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再加试剂Z调节溶液pH以除去Fe3+,加入试剂Y要不引入新杂质且可以与氢离子反应,试剂Y为CuO、Cu(OH)2、CuCO3等,
铁元素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完全,由Ksp[Fe(OH)3]=c(Fe3+)×c3(OH-)=1.0×10-38,可得c(OH-)=1.0×10-11mol/L,则c(H+)=$\frac{1{0}^{-14}}{1{0}^{-11}}$mol/L=1.0×10-3mol/L,溶液pH=-lg1.0×10-3=3,
故答案为:CuO等;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涉及对操作与试剂的分析评价、物质分离提纯、条件控制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按要求填空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Fe3O4+4CO=3Fe+4CO2
(2)检验SO42-所需要用的试剂BaCl2溶液和盐酸.
(3)三硅酸镁(Mg2Si3O8•11H2O)用氧化物表示2MgO•3SiO2•11H2O.
(4)0.3mol NH3 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0.3NA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食用香料乙酸橙花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2H20O2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芳香族化合物
④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⑤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3mol H2反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O?HCO3-+OH-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C.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
D.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按要求填空:
(1)向蔗糖中加浓H2SO4,蔗糖变黑,是浓H2SO4脱水性的体现,浓H2SO4可以干燥某些气体,是浓H2SO4吸水性的体现,把铜片投入浓H2SO4中并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
(2)在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实验室常用氯化铝溶液和过量浓氨水反应制取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3NH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氮可形成多种气态氧化物,如NO、NO2、N2O4等.已知NO2和N2O4的结构式分别是.实验测得N-N键的键能为167kJ•mol-1,NO2中氮氧键的键能为 466kJ•mol-1,N2O4中氮氧键的键能为438.5kJ•mol-1
(1)写出N2O4转化NO2为的热化学方程式N2O4(g)?2NO2(g)△H=+57 kJ•mol-1
(2)对反应N2O4(g)?2NO2(g),在温度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填“>”“=”或“<”).
②B、C两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B)=M(C)(填“>”、“=”或“<”).
③由状态B到达状态A可用的方法是加热.
④A点气体的颜色比C点浅(填“深”、“浅”或“相同”),原因是A点到C点时压强增大,即体积减小,平衡逆移,NO2的体积分数减小,但平衡时C点c(NO2)比A点大.
(3)在100℃时,将0.40mol的NO2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时间/s020406080
n(NO2)/mol0.40n10.26n3n4
n(N2O4)/mol0.000.05n20.080.08
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20s时,v(NO2)=0.0025mol•L-1•s-1
②若在相同的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N2O4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N2O4的起始浓度应是0.1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3<H2CO3B.碱性:Mg(OH)2>Al(OH)3
C.稳定性:SiH4>PH3D.原子半径: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25℃、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