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2与CH3CH2OH均可以使KMnO4(H+)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B.乙酸乙酯的制取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有: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使产物分离,平衡正向移动
C.等质量的CH3CH2OH与CH3COOH,均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前者反应速率较后者慢,且生成等物质量的H2
D.在一溴乙烷中加入NaOH和CH3CH2OH,加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

分析 A.碳碳双键和乙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反应加热 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蒸出乙酸乙酯;
C.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乙醇和乙酸分别与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D.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 解:A.碳碳双键和乙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都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反应原理相同,故A正确;
B.实验中加热小试管的,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故B错误;
C.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酸是电解质,所以后者氢离子浓度大于前者,则反应速率后者大于前者,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酸,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酸,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生成氢气与醇或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乙醇生成的氢气多,故C错误;
D.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条件的差异,易错选项是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三个吸收峰,且面积之比为1:2:3,质谱图表明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该有机物中有C=C和C=O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8O
B.分子中共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C.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D.该有机物可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氢气是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H2S高温热分解制H2的反应为H2S(g)?H2(g)+$\frac{1}{2}$S2(g).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3.5mol H2S,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测得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985℃时,反应经7min达到平衡,则上述反应从起始至7min内的反应速率v(S2)=0.05molL-1min-1
②反应S2(g)+2H2(g)?2H2S(g) 的△Η<(填“>”或“<”)0.
(2)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CH4来制取CO和H2,其生产流程如图2所示.
①此流程的第Ⅰ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P1<(填“<”“>”或“=”)P2
②100℃时,将3mol CH4和4mol H2O通入容积为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g)和H2O(g)的浓度相同.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2OH-$\stackrel{水浴加热}{→}$CH3COO-+NH4++3NH3+2Ag↓+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C.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4H++2MnO4-═5SO42-+2Mn2++2H2O
D.向AlCl3溶液滴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用装置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B. 
用装置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
 用装置制取无水MgCl2
D. 
用装置制取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单质甲与单质乙充分反应一定都可以生成多种化合物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丁
C.可以通过分别电解熔融的金属氯化物的方法冶炼乙和丙的单质
D.因为庚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一种联合生产树脂(X)和香料(Y)的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已知:①A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碳、氢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2.98%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2)写出结构简式:A,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B与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1molG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时,1molY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4)H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A上的氢原子那样与C发生加成反应,再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尿素与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线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6)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有机物有2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任意一种.
①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只含有一个环状结构且可使FeCl3溶液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X、Y、Z、Q、M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表:
X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Y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
Z短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Q生活中大量使用其合金制品,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其单质
M海水中大量富集的元素之一,其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6
(1)X的气态氢化物的大量生产曾经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请写出该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2)已知37Rb和53I都位于第五周期,分别与Z和M同一主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D(填序号).
A.原子半径:Rb>I
B.RbM中含有共价键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M>I
D.Rb、Q、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3)化合物QX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有关化合物QX的制备及化学性质如下(所有热量数据均已折合为25℃、101.3 kPa条件下的数值).
①可用Q和X的单质在800~1 000℃制得,每生成1mol QX,吸收a kJ的热量.
②可用Q的氧化物、焦炭和X的单质在1 600~1750℃生成QX,每消耗18g碳生成1mol QX,吸收bkJ的热量.
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在理论上Q的氧化物跟焦炭反应生成Q单质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3C(s)+Al2O3(s)═2Al(s)+3CO(g)△H=2b-2a kJ•mol-1
(4)X、Y组成的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标准状况下将40 L该无色气体与15 L氧气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同时生成两种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NO+3O2+8OH-=2NO3-+6NO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时的刻度数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时消耗酸的体积为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C→A→B→D→E;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变化时才可读数,视线与溶液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精确到0.01ml.
(3)操作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标准H2SO4溶液.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4,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溶液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frac{80m({V}_{2}-{V}_{1})×1{0}^{-2}g}{Wg}$×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