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H=1的溶液中:Na+、ClO?、SO42?、I? | |
B. | c(O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 |
C. | 中性溶液中:Fe3+、K+、Cl?、SO42? | |
D. | 无色溶液中:Fe2+、NH4+、SCN-、SO42- |
分析 A.pH=1的溶液呈强碱性,弱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离子之间反应的不能大量共存;
B.c(OH-)=1×10-13mol/L的溶液呈强酸性;
C.铁离子在中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D.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
解答 解:A.pH=1的溶液呈强碱性,弱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OH-)=1×10-13mol/L的溶液呈强酸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铁离子在中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Fe2+呈浅绿色,不符合无色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条件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注意结合限制性条件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0kJ | B. | 100kJ | C. | 90kJ | D. | 60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分馏和煤的液化均为物理变化 | |
B. |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 |
C. | 石油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石油中但不能碰到瓶壁 | |
D. |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苯、甲苯等有机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称 | 托盘天平(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 度t2/℃ | 平均温度差 (t2-t1)/℃ | ||
H2SO4溶液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请填写(4.0℃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 |
B. |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约是22.4L•mol-1 | |
C.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 |
D. |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7的雨水 | |
B. | 煤和石油都属于一级能源而天然气属于二级能源 | |
C. | 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石膏可减少燃烧过程中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 | |
D. | 雾霾可能是许多细小液体和固体微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气溶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 |
B. |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两个电子的Y原子 | |
C. | 2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 | |
D. |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