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加热条件下,C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
(2)生成的二氧化氮进入B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生成硝酸的同时还生成NO,NO有毒不能直接排空;
(3)亚硝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生成NO,NO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
(4)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但不能吸收NO;
(5)n(Na2O2)=$\frac{1.56g}{78g/mol}$=0.1mol,根据2NO+Na2O2=2NaNO2、3NO2+H2O=2HNO3+NO、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计算需要C的质量.
解答 解:(1)加热条件下,C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生成的二氧化氮进入B中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且Cu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生成硝酸的同时还生成NO,NO有毒不能直接排空,过氧化钠和NO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过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
故答案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2NO↑+4H2O; 吸收未反应的NO;
(3)亚硝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NO,NO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所以其检验方法是取样,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
故答案为:取样,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
(4)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但不能吸收NO,为防止副反应发生,增加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
故答案为:碱石灰;
(5)n(Na2O2)=$\frac{1.56g}{78g/mol}$=0.02mol,根据2NO+Na2O2=2NaNO2知,0.02mol过氧化钠反应需要0.04molNO,根据3NO2+H2O=2HNO3+NO知生成0.04molNO需要0.12mol二氧化氮、根据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知生成0.12mol二氧化氮需要0.03molC,则C的质量=12g/mol×0.03mol=0.36g,
故答案为:0.36.
点评 本题以硝酸为载体考查硝酸、二氧化氮、NO的性质,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5)中过氧化钠得到的电子不等于C失去的电子,因为生成的二氧化氮不完全转化为NO,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水鉴别乙醇、苯和CCl4 | |
B. | 用燃烧法鉴别甲烷、乙炔和四氧化碳 | |
C. |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
D.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炔、乙烯和丙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0 |
2 | 20.00 | 6.00 | 26.00 |
3 | 20.00 | 1.40 | 21.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L1.0mo1•L-1的Na2SO4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 | |
B. |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A | |
C. | 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是否加热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 |
D. | 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压可提高NH3生成NO的转化率 | |
B. | 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 NO时,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780℃以下 | |
C. | 达到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2 mol O2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 | |
D. | N2氧化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363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