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I2═H2SO4+2HI
Ⅱ.2HI?H2+I2(g)
Ⅲ.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mol O2的同时产生1mol H2
(2)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
D.H2、HI、I2三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1
E.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3)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0.1mol•L-1•min-1
②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来表示
C.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不再改变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的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③A点的逆反应速率v(H2)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v(H2).

分析 (1)A.硫酸常温下,不易分解;
B.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氧化性比HI强;
C.1molSO2消耗2molH2O生成1molH2SO4,1molH2SO4分解生成1molSO2与1molH2O;
D.由Ⅲ可知产生lmolO2的同时产生2molSO2,由I可知2molSO2生成4molHI,由Ⅱ可知4molHI分解生成2mol H2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的特点为:一是可逆反应;二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根据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推断,该反应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压强是不变化的;
(3)①由图可知,2min内H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然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
②A.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没有直接关系;
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
C.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发生变化;
D.增大浓度、升高温度等能使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③图象可知,图象斜率逐渐减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解答 解:(1)A.硫酸常温下温度,不易分解,故A错误;
B.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还原性比HI强,碘单质氧化性大于二氧化硫,故B错误;
C.1molSO2消耗2molH2O生成1molH2SO4,1molH2SO4分解生成1molSO2与1molH2O,循环中水的量减少,故应补充水,故C正确;
D.由Ⅲ可知产生lmolO2的同时产生2molSO2,由I可知2molSO2生成4molHI,由Ⅱ可知4molHI分解生成2mol H2,即循环过程中产生l mol O2的同时产生2mol H2,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反应Ⅱ为2HI?H2+I2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物质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物质浓度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H2、HI、I2三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1,只能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之比,但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D错误;
E.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始终不变,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答案为:A;
(3)①由图可知2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则氢气的浓度为$\frac{0.1mol}{1L}$=0.1mol/L,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frac{0.1mol/L}{2min}$=0.05mol/(L.min),
由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v(HI)=0.05mol/(L.min)×2=0.1mol/(L.min),
故答案为:0.1mol•L-1•min-1
②A、反应速率快的现象不一定明显,如NaOH与HCl的反应,反应速率慢的现象可能明显,如铁生锈,故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B错误;
C、因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在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再改变,故C正确;
D、增大浓度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③由图象可知,图象斜率逐渐减小,说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A点的逆反应速率v(H2)等于正反应速率,但小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v(H2).故答案为:小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平衡图象,平衡常数、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应用,难度中等.对于图象,要看清图象的含义、拐点、平衡点,结合平衡移动规律进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NaCl溶液B.BaSO4C.Cu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便于我们分析、处理有关元素的数据信息.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变化趋势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c.
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a.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X+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
  据此回答:
①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进行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A是碱,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若B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是NaClO,其对应酸的电子式为.家用消毒剂与洁厕剂(主要成分是含N的无氧酸)不宜混用,以防产生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2H2O
③用电子式表示Z与M形成的稳定固体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一种单质的化学方程式H2O2+H2S═S↓+2H2O,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或产生淡黄色沉淀).
⑤向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沉淀,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1或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120℃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原混合气体中CO所占体积分数为(  )
A.$\frac{1}{3}$B.$\frac{2}{3}$C.$\frac{1}{2}$D.$\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
3
4
(1)表中能形成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与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2)用电子式表示④元素与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形成过程.该化合物的类型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③⑥⑦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F<Cl<S.
(4)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26.
(5)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ⅣA族
(6)①、②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比较强的是(填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frac{\underline{\;\;△\;\;}}{\;}$3Cu(NO32+2NO↑+4H2O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2HNO3═Cu(NO3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最少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①少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为③>①>②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B元素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D的原子核外有8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E元素与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相邻的族,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差3,且E元素的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元素符号表示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低到高的顺序C<O<N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
A.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所以沸点:SiO2>CO2
B.电负性顺序:C<N<O<F
C.N2与CO为等电子体,化学性质相似
D.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3)E元素的+2价氧化物的熔点比+3价氧化物低(高或低),原因是Fe2+离子半径比Fe3+离子半径大,所带电荷少,故FeO晶格能比Fe2O3低.
(4)B单质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中最近的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96}{ρ{N}_{A}}}$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3)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D(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4)Ⅲ中加热碳酸氢钠时,澄清石灰水会变浑,石灰水变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a2++2OH-=CaCO3↓+H2O.
(5)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物固体最好是NaHC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甲酸乙酯(一种常见化妆品的防霉剂),其生产过程如下图(反应条件没有全部注明):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2)反应 ⑤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要注明反应条件):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填编号)A;反应 ④的反应类型(填编号)E.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E.氧化反应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