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有浅绿色晶体析出,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2)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容易控制温度;
(3)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Fe3+═3Fe2+
(4)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减小FeSO4的损失;
(5)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

分析 (1)依据制备硫酸亚铁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2)水浴加热是温度低于100°C时的加热条件,温度易于控制;
(3)铁粉可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铁粉过量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4)实验中要得到硫酸亚铁溶液而除去固体杂质,所以热溶液过滤减少硫酸亚铁晶体析出而产生损失;
(5)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实验中不能接触空气;

解答 (1)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50℃~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
(2)水浴加热是温度低于100°C时的加热条件,温度易于控制;
故答案为:容易控制温度;
(3)铁粉过量是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铁和铁离子反应重新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故答案为:Fe+2Fe3+═3Fe2+
(4)热溶液过滤减少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减小FeSO4的损失;
(5)Fe2+具有强氧化性,塞紧试管口的目的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氧化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Fe2+氧化为Fe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硫酸亚铁制备实验方法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保护Fe2+不被氧化是制取成功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
B.BaSO4是弱电解质
C.蔗糖、CO2是非电解质
D.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经1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N2O4)从0.100mol•L-1降为0.040mol•L-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为0.060mol•L-1•min-1
B.若容器的体积为1L,则反应经0.5min后容器内n(NO2)为0.060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2v(N2O4)=v(NO2
D.反应达到平衡时,2v(N2O4)=v(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分析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在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比是5:3.
(3)在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硝酸生成N2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下关于化学反应KClO3+6HCl═KCl2+3H20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stackrel{-1}{Cl}$转移$\stackrel{+5}{Cl}$,共6e-B.由$\stackrel{-1}{Cl}$转移$\stackrel{+5}{Cl}$,共5e-
C.由$\stackrel{0}{Cl}$转移$\stackrel{+5}{Cl}$,共6e-D.由$\stackrel{0}{Cl}$转移$\stackrel{+5}{Cl}$,共5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Cr(OH)3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将生成[Cr(OH)4]-,铬的化合物有毒,由于+6价铬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毒性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Ⅰ.还原法 在酸性介质中用FeSO4等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
具体流程如下:

有关离子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有关离子Fe2+Fe3+Cr3+
完全沉淀为对应氢氧化物的pH9.03.25.6
(1)写出Cr2O72-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还原+6价铬还可选用以下的BD试剂(填序号).
A.明矾          B.亚硫酸氢钠      C.生石灰       D.铁屑
(3)在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再调节pH,使Fe3+和Cr3+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则在操作②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的试剂为:CD(填序号);
A.Na2O2         B.Ba(OH)2         C.Ca(OH)2      D.NaOH
此时调节溶液的pH范围在B(填序号)最佳.
A.3~4          B.6~8            C.10~11       D.12~14
Ⅱ.电解法 将含+6价铬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4)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或2H2O+2e-═H2↑+2OH-
(5)电解法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溶液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1-a)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达到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amol
(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达到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mol和3amol,则x=2,y=3(1-a).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丁)(填编号).
(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特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frac{a}{2-a}$
(二)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一)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乙(填编号).(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因为本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本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既能放出气体,又有沉淀析出的是(  )
A.NH4ClB.BaCl2C.CuCl2D.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Cu2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和Cu2+,测定一种矿石中Cu2O含量的方法是:将矿石溶于足量的Fe2(SO43 和 H2SO4的混合液中,然后用KMnO4溶液滴定,反应后生成Mn2+
(1)Cu2O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生成红色固体,还原产物是Cu.
(2)Cu2O与Fe2(SO43、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Fe2(S043+H2SO4=2CuS04+2FeS04+H2O;
(3)滴加KMnO4溶液时,消耗KMnO4与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4)Cu2O、Fe2(SO43和KMnO4比较,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Mn O4>Fe2(SO43>Cu2O.
(5)该方法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化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