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5·上海)下列离子或原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

A. 

B.F 

C. 

D.Ar 

答案:C
解析:

思路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知BD选项正确;A项中为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具有稀有气体Ar的电子结构;C项为,在S原子的基础上得到2个电子,进入3p轨道从而具有稀有气体Ar的电子结构:,故C项错误.

规律技巧总结:当电中性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简单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后,对主族元素来说往往形成具有稀有气体结构的核外电子排布,对副族来说形成阳离子后内层电子可能发生改变,加的电子排布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22

(2005·上海)(A)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根据NaO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把氢元素放在ⅦA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族.

(3)现有甲、乙两种元素,甲元素原子核外3p亚层上有5个电子,乙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元素与硫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B)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

a.A

b.B

c.C

d.D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38

国家已规划建设从新疆至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干线,实施“西气东输”。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天然气既是高效能源,也可作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乙炔、氢气、氯甲烷、甲醇、甲醛等化工产品,请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经隔绝空气、高温反应生成乙炔和炭黑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2005年,我国许多地区都将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家用燃具的喷嘴都需要改造。试通过计算说明,同样燃烧1 m3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和天然气,所需的氧气哪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7年无锡市新区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题型:022

  2005年11月上旬的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上海市民的广泛关注:

  一名三岁的儿童不慎将某种食品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撒入眼中,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这个悲惨事件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

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酿成悲剧的原因.________.

(2)

看到这则报道后,小静留意到,家里有一包包装破损的生石灰干燥剂.小静通过下表中的实验1证明这包干燥剂完全失效了.现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这包变质后的干燥剂的成分是什么?将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国家已规划建设从新疆至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干线,实施“西气东输”。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它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天然气既是高效能源,也可作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乙炔、氢气、氯甲烷、甲醇、甲醛等化工产品,请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经隔绝空气、高温反应生成乙炔和炭黑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2005年,我国许多地区都将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家用燃具的喷嘴都需要改造。试通过计算说明,同样燃烧1 m3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和天然气,所需的氧气哪个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